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463000)张丽娟
肝脓肿是常见的肝脏化脓性炎症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因肝脏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引发,主要症状包括畏寒、怕热、上腹疼痛等,且病死率较高[1][2]。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已逐渐应用到治疗当中,且成为首选治疗方案[3]。本研究主要通过对B超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探讨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B超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7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9~74岁,平均(57.24±8.17)岁;肝脓肿直径1.2~17.3cm,平均(9.16±3.35)cm。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56.94±8.06)岁;肝脓肿直径1.3~16.8cm,平均(9.27±3.41)cm。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B超、CT等检查确诊;②存在畏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等症状;③均可耐受手术;④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③既往有腹部手术史;④依从性较差。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日常护理等。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访视。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疾病相关知识等,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使患者更加配合;部分患者因畏寒、发热等症状,容易产生精神萎靡、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指导患者练习屏气,使呼吸幅度适应于穿刺操作。(2)术中配合。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指导患者正确配合穿刺引流操作;实施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并及时与患者沟通,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3)术后护理。①饮食护理:由于肝脓肿患者的肝脏功能受到损伤,术后应指导患者饮食清淡,进食维生素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②并发症护理。术后应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镇痛、抗菌等干预治疗;密切关注患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等情况,并叮嘱患者自行关注导管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避免出现挤压脱落等情况;因长时间置管可能发生局部感染、拔管后皮肤遗留瘘道等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加强巡视工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①并发症包括:感染、瘘口、腹部疼痛等;②利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判定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75~85分,一般:65~74分,不满意:<65分。总满意等于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2 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3。
附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对比(±s,d)
附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对比(±s,d)
组别 住院时间 脓腔消失 体温恢复观察组(n=35) 13.96±2.37 12.59±2.26 1.85±0.36对照组(n=35) 18.14±3.52 15.83±3.08 2.31±0.47 t 5.828 5.018 4.597 P<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附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肝脓肿常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发,通常采用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4]。以往临床常采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切开脓肿引流等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易增加患者经济负担[5]。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广泛应用于肝脓肿的治疗当中,该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疗效确切,更加适用于危重症患者。此外,超声引导下还可使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得到提升,有效减少操作盲目性,降低并发症。但多数肝脓肿患者缺乏对疾病与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正确认知,容易引发诸多负面心理情绪,对康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表明综合性护理在B超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综合护理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全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手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可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及手术的安全性,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减轻负面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术中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及时与患者沟通,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感,确保顺利完成穿刺引流工作;术后做好并发症观察与预防工作,可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7]。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表明综合护理已受到广泛患者的认可,增进护患关系,保障手术安全进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在B超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