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珊刚
【摘要】经济环境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对于职高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相比,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综合能力水平,较为倾向复合型人才,德育教育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逐渐凸显了出来。本文将以职高德育教育意义介绍为切入点,通过对职高教育环境以及教学两方面困境的分析,探索出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困境应对策略,旨在丰厚职高德育教育“土壤”,保证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关键词】教育意义 德育教育 教育困境 职高
德育教育主要以品德教育活动为主,会根据一定阶段以及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对受教育者展开道德、思想以及政治等方面教育。而职高教育主要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以及技能教育为主,德育教育是整体职高教育体系重要组成,所以德育教育工作一直都是职高教育同仁关注的重点。通过实践发现,对职高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同时还具有坚定学生职业信仰以及保证教育目的落实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优势较为突出。
1.职高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等领域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对职高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一方面能够对学生思想进行解放,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确保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经济社会之中;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各项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以及个人修养,保证其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同时通过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对学生专业道德品质进行进一步巩固,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有效带动其职业技能综合性发展,确保其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能够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相应助力。
1.2有利于学生职业信念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国内传统企业纷纷开始改革,希望可以通过升级以及转型的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而在此背景下大量机械式工作人员开始被淘汰,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工作时,由于职业信念不坚定,部分职高学生出现了工作态度不积极、随意辞职等方面的状况,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失业的困境。而在对其开展德育教育之后,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自身工作的认知与认可,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身职业信念不坚定以及缺乏吃苦精神等方面的状况,这对于其今后长期工作生涯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1.3有利于教育目的实现
学校德育教育主要以教书育人为主,学校会通过展开集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理想教育等手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还能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做好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四方面联合,进而形成全面覆盖德育教育网络,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目的实现效果,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德育教育学习环境。
2.德育教育困境
2.1大环境方面影响
2.1.1经济发展方面
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有效改善民众们的生活质量,但却很容易使民众欲望膨胀,会加深其享受以及好逸恶劳的念头,很容易会使职高阶段学生随之受到影响,会使其出现工作懈怠以及过度追求物质等方面的情况,学生思想容易出现偏颇,会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形成一定影响。
2.1.2学校关注点方面
虽然职高学校都加大了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仍有部分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技能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训练等方面,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忽略,在课程安排以及师资力量投入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此种环境下德育教育课程开展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2.1.3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为保证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學校会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调整。目前整体社会竞争压力相对较大,经济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方式都发生了相应改变,所以德育教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要紧跟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步伐,但目前部分学校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
2.2教学方面影响
2.2.1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
传统德育教育多以灌输式教学手段为主,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会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会对德育教育效能发挥形成直接影响。同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也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存在感,会使其逐渐忽视德育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厌烦情绪。
2.2.2无法带动起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调查发现职高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了解以及喜欢程度并不高,其并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实际用途,课程学习存在着敷衍了事以及态度不端正等方面的状况,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并不高。加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整体课程教学较为沉闷,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共鸣,会使学生对德育课程产生没有实际作用以及较为落后的误解,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2.2.3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
在职高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教育进行服务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情绪以及实际需要考虑到其中,多会按照大纲以及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德育教育工作实际作用并没有被挖掘出来,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也随之受到了一定阻碍。
3.职高德育教育困境解决策略
3.1做好信息化教育宣传,打造良好德育教育氛围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很容易会出现德育教育认识不足以及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各学校要加大对一系列问题的调整力度,要在积极做好信息化宣传的同时,帮助教师以及学生改变传统对于德育教育课程的错误认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实际价值,能够主动投入到课程教学与学习之中,进而形成良好的课程教学范围,保证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态度,认真进行每一节课程的学习,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熏陶。同时学校还要加大对配套教育规范制度的完善力度,要帮助学生准确区分道德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确保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认知。此外还应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宣传月或其他类型宣传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宣传力度,以为后期各项教育工作开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3.2加入行业资源,做好教学内容整合
一方面要按照学生所学专业,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员工培训内容引入到学生学习之中,确保德育教育内容能够按照学生所学专业,作出适当调整,能够按照相应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与训练,确保学生可以提前知晓相关行业竞争情况以及实际工作情况,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要对学校所在地行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时,可以与当地法律机构取得联系,以便学生通过对案件审理进行旁听的方式,让其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相应知识学习,进而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教学方式。
3.3树立道德典范,形成良好模范作用
老师作为德育教育主要执行者与参与者,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思想形成直接影响,因此老师要加大对自身的约束力,要按照相应道德规范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要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影响之下,树立起良好的品德意识。同时老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明确学生实际需求以及思想困惑,并要对其展开针对性指导与教育,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克服各项心理、思想问题以及障碍,进而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3.4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教学手段
老师要明确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大对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的利用力度,以带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德育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达到最优。目前较为常用的德育教育手段相对较多,像多媒体技术、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老师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教学具体要求,科学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与组合,以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保证。
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案例教学法属于基础型教学手段,老师会按照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身边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会通过引入相应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进行讨论,以鼓励学生运用自身所学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教学之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实际情景,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認识意愿,更加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可以达到预期德育教育目标。
3.5加强校企之间合作,保证德育教育实效性
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做好企业资源引进与运用工作,是保证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进行校企合作时,却容易因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操作岗位不符以及学生对工作环境不适应等情况,而出现工作态度不积极以及擅自离厂的问题,与教育初衷出现了相悖状况。
为妥善解决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得到真正落实,学校与企业首先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要通过组织座谈会以及召开班会等方式,告知学生所要进行实习的岗位、性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并要告知学生相关纪律规定,确保其能够对实习工作予以正确认知,能够真正认识到实习意义与价值,进而认真对待各项工作;其次要在实习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实时联系,要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出现的状况,对其展开针对性指导,以利用实际事迹对学生展开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并引导学生展开实习心得交流,以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实习生活;再次要对实习生展开评比,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积极进行工作,确保他们能够以饱满的态度应对各项实际问题,能够在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帮助之下不断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有意识的增强自身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最后要在学生实习完成之后,通过让其书写实习报告的方式,引导他们对实习阶段各项表现进行总结与反思,保证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工作态度以及思想意识,以确保其日后能够迅速融入到社会环境之中。
此外,学校还要定期聘请企业领导以及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演讲,确保他们能够将自身实际事迹带入到德育教育课程之中,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的对德育内容进行学习,以为其日后长久工作做好铺垫。
3.6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水准
一方面要对学生诚信意识进行培养,应使其明确认识到诚信乃是做人之本,要加大对诚信培养的关注力度,不仅要引导学生遵守各项条例规定,防止其出现考试作弊以及其他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通过让其写论文以及观影感受的方式,加深其对于诚信的认知与理解,确保他们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立业守信意识,能够养成重信守诺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要对其爱岗敬业精神进行培养,要帮助其养成安分守己、不怕辛苦、不怕累的良好习惯,确保他们能够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逐渐摆脱以往所存在的斤斤计较以及好高鹜远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进而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以为其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职高德育教育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德育教育所具有的教学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职高要明确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性,要在对德育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行业资源、增强信息化宣传以及丰富课堂教育方式等手段,切实改善职高德育教育现状,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模式与环境,确保学生可以得到更好地熏陶与教育,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与三观,以为企业以及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