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开发思路分析

2018-09-30 08:47:44高云裳
商情 2018年40期
关键词:关系

高云裳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当今人们也加强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高校思政教育重点关注问题。学习内驱力属于心理学范畴,学习内驱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业就是学生的主观体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学习内驱力与思政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而提出通过思政教育开发学生内驱力的思路。

【关键词】思政实践教 学学习内驱力 开发思路 关系

引言

学习永无止境。教学实则是“教”与“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先“教”后“学”,这个过程是由被动到主动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心理学家对内驱力进行分析,提出内驱力是一种乐观、积极的心理,内驱力是人类主动做事的前提条件,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学生内在心理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例如学生更加注重专业课,因此会主动的调整自身心态,在课堂上的学习内驱力更强,更对于一些非专业的课程往往缺乏学习内驱力,甚至出现负内驱力。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思政教育就是负内驱力的科目之一,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学习思政知识,这也给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思政实践教育中学生学习内驱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1、大学生学习内驱力对思政教育的影响与意义

1.1内驱力是主动学习核心

内驱力会提高学生的活动动力以及积极性,影响着学生主观思想,而思想决定着行动,所以内驱力是主动学习的核心。诚然,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十分的乏味,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可以转变此类情况,让自主学习理念更加检定。树立学生学习内驱力是提高学生对知识认知、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思政课堂的积极性。

1.2培养学习内驱力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

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客观世界。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将思政教育划分为显性、隐性教育两种。其中,显性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隐性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重点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新时期下,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单一的显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教育要求,这就需要将两种教育形式相结合,而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主要是依靠隐性教育。总之,思政教育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也是当今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

1.3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正确的内驱力是学生努力向前的动力,也可以推动学生展现出更加积极的人格。内驱力作为当今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内驱力能够加强自我肯定,让被动变为主动。在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政知识,从而养成正确的“三观”。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心活动也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针对性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在主动学习当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保持积极的态度来完善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克服困难、提升自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价值,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益。

2、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方法

2.1贯彻正内驱力理念,创新教育模式

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内驱力,无法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中贯彻正内驱力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思政教师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内在情感上,以隐性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主,可以开展一些校园实践活动或案例主題会议,让思改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相融合。在学习内驱力开发过程中,适当的应用奖罚措施可以提高效能,让学生通过奖惩感受自身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正内驱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思政知识,同时也可以逐渐养成主动学习习惯,一旦可以提高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得到幸福感。

例如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不直接进入到书本教学,在互联网上找一些实践案例,以生活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主观阐述对案例内容的想法,这样学生即可主动的获取思政知识内容,这样学生在思政课堂学习中会更加轻松,表现的也更加积极,从而养成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开发目标。

2.2强化心理感受与情感渗透

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思想特点可知,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着较长的叛逆期,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思政知识无用,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从而产生负内驱力,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性很大,甚至是肆意妄为。

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效能,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思政教育内容也必须得到创新,创新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想要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需要融入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与特点、明确学生的内心活动,开展思政的隐性教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心态与自我肯定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这些都是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前提。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无法解决,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现实中的思政知识,这样即可逐渐让学生负内驱力转向正内驱力。

当代大学生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也不是捉摸不透,无非就是寝室矛盾、同学矛盾、恋爱问题、家庭问题等。笔者在思政教学中发现以往表现十分积极的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沉闷,通过询问该学生也不做声,此时笔者让班级学生猜测该学生遇到了那些事、该怎么做,学生在猜测过程中就是相互引导的过程,最终明确这名学生在失恋中无法找到自我。但是在活跃的氛围下该学生虽然成为了“教学案例”,但也找到了存在感以及思政知识的好处,从而间接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驱力对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中加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开发工作,加强积极情绪的引导工作,提高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4:2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1:51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浅析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25:02
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实证分析
探究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环球时报(2014-06-25)2014-06-25 14:36:51
新西兰旅游界恶补“关系”开发中国商机
环球时报(2013-09-15)2013-09-15 1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