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文静
暑假同母亲回到了乡下的老家,车子在小路上颠簸。还没看到我的家,先看到了我家的田,田间那个顶着草帽、皮肤黝黑的人,便是我的父亲。望着那熟悉的背影,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到了一年前……
父親在家务农,而母亲跟随我到了县城,我上学,她便在家里做着小工,日子过得不算苦,却倒是苦了父亲。父亲不是文化人,只能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母亲不止一次将他提起:“别跟你爸爸一样,费力不得好,你要好好读书,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
我总是默默地点头,倒也只是想让父亲轻松点,我深知他的辛苦:脚心与肩头厚厚的老茧,将风霜与苦难深深嵌入的皱纹。你只需打量他一下,便会知晓他的不易。
父亲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总是木木的,很少讲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唯独那一次……
那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而我却发挥失常,只得了个令人失望的分数。母亲因此而红了眼,我却什么也不能做。回家,看到了我家的田,父亲将它们打理得很好。吃完晚饭,母亲示意我跟父亲讲这事,我也只得认命,复述事实。父亲听后呆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却又立即恢复了平时的状态,放下筷子,进了屋。唉,他就是这性格,我在心里这样想,却又感觉到了失落:难道父亲就不会关心我一下吗?
吃罢,我便进房间开始写作业。听到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父亲。他板着脸,说:“我们出去走走。”我只得跟着他走,心却开始慌了:怎么,难不成要骂我了?夜里的田埂,草木的清香弥漫,蟋蟀声便氤氲在这香气中。月光温柔似水,在小路上流淌。我们走了好一会儿,夜色也渐浓起来,父亲才开口,短短二字:“加油!”那一刻,仿佛时光飞逝,太阳升起照亮大地,时节替换变为春天,田地也是一片嫩绿。我与父亲置身在这春意无限的田野上,我回头望去父亲与我共同走过的那段路,原来父亲一直陪伴在我左右,父爱一直陪伴在我左右。
父亲在无边的暗夜,点亮我那苟且的生活,让我艰难的岁月具有诗一样的美好与质感。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木讷,心中不禁诗意荡漾,美妙无比。
【评点】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感浓郁的佳作。文章先描绘父亲的勤劳之貌,倒叙开篇,巧设悬念,引起下文。再写母亲对父亲的鄙夷之态,继而展现父亲木讷与老实的个性特点,为下文做有力铺垫。然后笔锋一转,由一次考试失利出发,叙写沉默寡言的父亲与“我”的一次简短对话。最后叙写“我”深切地体会到父爱的无言,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与美好,从而淋漓尽致地抒写出对父亲的理解与敬爱。行文中,妙用悬念、插叙、对比、铺垫、衬托等写作技巧,使得文章叙事曲折,布局精巧,引人入胜。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2018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