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 马晓敏
摘要:為了适应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发展特点,体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优势,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和课堂混合教学的改革方案。结合当前各种学科混合教学改革的特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中设计了网络和课堂混合教学整体方案、单元化知识点及开放式考核等相应措施并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开拓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网络教学;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267-02
一、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和高校培养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课程。无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相应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了从事依赖计算机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为了切实推广IT知识的普及,迎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势在必行[1,2]。
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设,提升了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对于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理念起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夯实作用。针对此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校基础课程,如何进行教改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热议的教学问题[3]。
1.大学生学习基础差异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朝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发展,许多大学生的信息化教育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某些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还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他们习惯了教师上课满堂灌的学习方法,让这些学生刚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快节奏的高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当他们进入大学接受计算机基础学科的学习时,往往很难接受纯粹的网络教学,这就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方法很难成为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新的教学模式。
2.教师授课方式问题急需改革。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理论模拟的方法教授学生时往往只能带动一部分学生思路,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所有的知识点只传授一次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当计算机基础课程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时,教师面对大班学生的工作量就会顾不过来所有学生的提问,即使有条件的高校会聘用助教帮忙,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教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大面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率大为降低[4]。
3.热点教改方式的冲击。在当前高校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其中翻转课堂、MOOC教学、移动学习及混合教学等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但是回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此类必须大班教学的学科教学形势下,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必须找出适合的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有待更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知识掌握颇多,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核如果仍然使用客观题+操作题的方式,这势必会使学生沉浸于应试教育下不可自拔,选择更加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扩展知识面和公平的考核方式是当前许多课程都在面临的选择。
三、教学改革方案建设
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新形式的变革特点,将网络加课堂混合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建设适当的改革方案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
1.融合网络和课堂混合教学的课程设计。融合网络和课堂混合教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是基于目前较为流行的混合教学理论,结合具体的学科和学生背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真正用于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2.构建单元化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模式。融合网络和课堂混合教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时,学习内容需要简明清晰,知识点分解清楚。将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点单元化有利于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点单元化学习模式。重构课程知识点,凝练核心知识点,将知识点单元上传网络,让所有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将碎片化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丰富的学习行为促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课程内容模式构建如图2所示。
3.考核评价过程建设。融合网络和课堂教学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最终的一次考试定成绩,而多元化考核方式就显得更加公平。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工作流程管理功能,可以对教学效果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改革方案实施
有了完整的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有效的执行过程是保证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改革数据也为拓展教学改革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改革方案的形成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无私付出和勤奋工作。教师的兢兢业业配合学生的努力学习,才能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改革过程中,将所有同名课程合并教研,所有教师都甘心当做其他教师的助教,团队建设课程,团队辅助教学,不计较工作量,让教师集体和学生群体均获益。教学团队成员集体投入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对学生的在线提问和讨论做到无一漏网,全部答疑,保证在线教学的100%完成。
课堂教学是大学计算基础课程永远离不开的主阵地,但这并不代表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本文在改革过程中努力将灌输教育向自助教育和能力教育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两者的互补、互动和互助,超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开展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网络教学模块如图1所示。
五、结束语
在MOOCs、SP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模式的影响下,改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5]。本文充分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学科性质的优势,做了长时间的教学改革,坚持记录教学规律,分析跟踪教学改革数据,及时调整教学实施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美.认知灵活性理论与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22-24.
[2]赵霞.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50-53.
[3]夏其表,尹建新,于芹芬,赵芸.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的MOOCs建设[J].东方教育,2016,(14):26-27
[4]李彩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创新与功能价值[J].教学研究,2017,(3):11-12.
[5]阿曼多.福克斯,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J].徐葳,贾永政,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