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仁
(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510000)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左线长2741米,右线长2375米,双向6车道。该隧道处于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口岸区域,与澳门只有一河之隔,隧道暗挖段上面是拱北口岸检验大厅,人流量日均约25万,属于政治敏感度高、社会影响大的城市中心区,见图1:
图1 拱北隧道线路图
由于拱北隧道处于拱北口岸地底下,地理位置敏感、特殊,怎样既能保证隧道行车安全、舒适,又能确保火灾情况下隧道机电及消防设施及时、合理、有效启用,增加疏散人群的逃生时间,减少二次伤亡等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研究。本文就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消防联动应用方面加以探讨。
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采用左、右双线布置,并按照“先分离并行,再上下重叠,最后又分离并行”的形式设置,涉及到海域人工岛明挖段、口岸暗挖段及陆域明挖段等不同结构形式。由于隧道结构与常规隧道不同,隧道内没有车行横洞及人行横洞,仅设有三个逃生空腔、十个逃生楼梯(通过逃生楼梯,逃生人员可以到达左幅或右幅隧道)、二个救援电梯见图2、图3、图4,所以对隧道机电及消防设施联动要求更高,更加迫切。如何保证司乘人员有舒适行车环境,并能及时处理紧急灾情,启动隧道内相关消防及监控设施,把灾情控制住或减少损失,尽快指引疏散人员由正确路线逃生是消防联动的重点。下面介绍拱北隧道根据不同工况下进行消防联动控制的几种模式。
当正常情况下(隧道内平均车速V>30km/h)CO浓度值>100mg/m3COVI设备预警,由人工确认后,启动预警COVI附近1组(3台)射流风机进行纵向通风,直到当CO浓度值<100mg/m3时,风机停止工作。
图2 拱北隧道空腔一平面图
图3 拱北隧道空腔二平面图
图4 拱北隧道空腔三平面图
当交通阻滞下(隧道内平均车速V≤30km/h)CO浓度值>125mg/m3,COVI预警,由人工确认后,启动预警COVI附近1组(3台)射流风机进行纵向通风,烟尘较大时,可以人工多选启用多组风机,直到当CO浓度值<100mg/m3时,风机停止工作。
火灾发生时,首先由双波长火焰探测器或感温光栅探测到火灾发生,把火灾信息发送到火灾报警控制主机,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FAH)向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计算机发出火灾信息,由火灾报警计算机把火灾信息上传监控系统。通过交通监控系统设备显示相应区域的视频图像,人工确认火灾后,监控系统向消防灭火系统(FCS)、隧道通风系统(VS)、交通监控系统(SCS)、通信系统(CS)、照明系统(LFS)、电力监控系统(SCADA)等专业系统发出火灾模式指令,相关火灾信息一并提供给各专业系统,各专业系统按预定模式进行联动。交通监控系统控制相关设备防止车辆继续驶入隧道,并对相关路段进行交通控制。
拱北隧道设有红外线火焰探测器、感温光栅、火灾手动报警按钮、泡沫水喷雾系统等消防设施。泡沫水喷雾系统沿隧道纵向每22米为一个灭火分区,各分区设置隧道专用泡沫喷雾阀组。监控系统将红外线火焰探测器、感温光栅、手动报警按钮、泡沫水喷雾等消防设备根据隧道防火区域进行分区,左洞共计94个防火分区,右洞共计77个防火分区。火灾发生时,监控系统根据预警设备所在的防火分区,默认选择报警设备关联的防火分区及顺车流下游防火分区,(监控员可手动选择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可复选)点击“确定”后,触发消防联动。消防联动触发后,系统推送消息提醒“请开启隧道逃生广播”,这时由监控员“确认”后,系统发送消防联动命令,将火灾点上游及入口车道指示灯设为禁行。同时将发生火灾隧道的照明全部打开(含加强、基本、应急),将火灾上游相关主线及入口情报板内容自动更改为火灾提示信息,将火灾点附近的4个摄像枪图像投到大屏展示。
在火灾工况下,不仅要联动上述相关消防设备,还要对受困人员进行疏散及救援,下面就拱北隧道火灾工况下疏散及救援进行介绍。
通常火灾发生后(设想单侧隧道发生火灾),火灾点下游车辆从出口迅速撤离火灾点(见图5),上游的车辆通过洞口或最近疏散空腔进行逃生(见图6)。通风系统启动相关设备进行排烟,供配电系统在正常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紧急供电回路,消防灭火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关闭没发生火灾单侧隧道进口,启动火灾点后200m以外的射流风机,将洞内风速控制在3m/s左右,保证烟气不回流(若下游射流风机不足以控制烟雾扩散,可开启火灾点上游150m以外的射流风机以控制烟雾的扩散),保证火灾点上游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开启疏散楼梯和疏散空腔前室正压防烟通风系统,使疏散空腔前室保持对事故隧道的正压(25~30Pa),防止烟雾进入疏散空腔。人员全部疏散完毕,开启火灾点单侧隧道内全部射流风机,将烟雾迅速排出(见图7),同时启动火灾点对应防火区域的泡沫-水喷雾系统,进行灭火。
图5 下游车辆有序行驶从出口迅速撤离
除了系统自身所配置的各类机电设备的联动外,救援站(在南湾互通设有救援站)根据监控中心的指令,快速派出救援人员和救援车辆,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图6 上游的人员利用疏散空腔进行逃生
图7 烟气控制及人员疏散方案示意图
火灾发生时,还需将火灾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通知交警、消防和医疗等单位,由各单位根据火灾信息确定介入救援的力量,开展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