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9-17 12:48:39孙月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德育

孙月欣

摘 要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德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处于中心地位。数学是中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对学校德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本文主要从教师自身、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应用这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33.6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1月12日,一名高三班主任在办公室被学生刺26刀送往医院途中不治身亡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这不是个例,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发生在学校,事件主人公不乏是教师口中宣称的“好学生”。这不仅令我反思,教育是怎么了?为什么连学生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培养?这样的事情给我们敲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渗透德育。

“学习先做人”在学校教育中教会学生知识固然重要,可是要想学生步入社会能将所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入德育教育,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但是,日常生活中提到德育大部分想到的都是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应该不会有人第一反应想起数学课,我们对数学已经形成枯燥、单一、充满公式和计算这样的思维定式,但数学具有的严谨性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早已在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了。

数学学习不是只学会做题就行了,应该使学生感受数学所具有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课标中也指出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充分的说明了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我们要怎么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才能使数学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说理和重复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初中生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的心理特征,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和向师性。简单粗暴的说理性德育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对学生道德习惯培养产生者耳濡目染的作用,正如我们所说的身教,另外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也会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

1.1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

所以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对学生道德习惯培养产生者耳濡目染的作用,正如我们所说的身教,另外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也会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做图时,教师不能随手作图,应该运用三角板、圆规等工具作图,板书时,尽量不要省略等等,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1.2严格要求,从小事抓起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那怕只是错一个字、一个小数点要修改。另外,对作业优良的学生也应该给与肯定和表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2在课堂教学时渗透德育

2.1课堂导入时有意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课堂引入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抓住他们的眼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很多老师十分重视课堂导入。其实,再设计课堂导入时,也应该考虑增加德育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证明并运用勾股定理的国家,在中国算学中勾股定理为重中之重。《周脾算经》中记述周公问数商高段中,就有证明该理论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名人事迹以及社会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八年级刚接触函数时可以播放大阅兵中的坦克前进视频,让学生判断这一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主自信,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发愤读书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2.2课堂传授新知时随机渗透德育

中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应结合教材,渗透这些思想,巧妙地利用这些观点、方法和主张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要在无形中给学生渗透所有的数学概念都是由现实问题得来的,刻意的去渗透数学的物质性,于无形中破除唯心论、形而上学的思想,逐步树立学生世界是物质的观点。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因素,如已知与未知、现象与本质、绝对与相对、特殊与一般、精确与近似、曲与直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对立统一的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随机变量时,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解释守株待兔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大家当做笑柄,使学生在掌握本节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并且使学生树立脚踏实地、勤恳努力、不期望不勞而获的优良品质。

2.3在课堂小结时渗透德育

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在总结知识和数学思想的同时联系生活获得感悟。比如,在学习几何证明时,使学生在了解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发散思维的学科,具有系统严谨、论证严格、有理有据,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分的依据,始终遵循数学的科学规律等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感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具有严谨,诚实正直,实事求是,刻苦专刻苦钻研的良好品质。再比如,讲解方程的应用时,告诉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不只有求什么设什么这一种方法,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同时,联系生活,教导学生生活中面对难题无法解决时,也可以像设未知数那样,换一种方式,可能就柳暗花明了。通过这样的课堂总结将德育巧妙的融入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利用数学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人就曾说过,人工智能中93%都是数学的功劳。加强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引用到现实生活中,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的应用能力,从而于无形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有小明去公司应聘,主管告诉他我们公司的平均工资是4200元,但是该公司工资的中位数为2300元,那么主管告诉小明的平均工资参考价值大吗?从而引导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差异,在生活实际情境中应综合考虑数据的集中趋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比如,学生学习过数据统计与处理之后,让学生去收集附近3个邻居的日用水量,估计80人的日用水量,再估算全校3000人的日用水量。让学生体会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当中,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我们仍然要把握几点,第一,数学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始终要以数学内容的传授为主,渗透德育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切不可顾此失彼。第二,课堂教学还要讲究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方法的有效、时间的有效、过程的有效,不要让形式掩盖了内容,不要让德育的横痕迹过重。在实施德育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提倡简单、简约、高效。第三,实施德育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为了实施德育而实施德育,不要让德育实施作为装饰课堂的点缀,不要让德育的实施成为听课人赏心悦目的招牌。德育的实施在于持之以恒,在于朴实无华,在于水到渠成。只有我们教师把握这些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就一定可以达到既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力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文中华.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理论创新,2007(09):03-04.

[2] 石金堂.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0(45):73-74.

[3] 孙晓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周刊,20117(07):145.

[4] 沈柳平.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贯穿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上旬刊),2016:342-343.

[5] 赵玉荣.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中国培训,2012(02):295.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数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