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根
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特长生招生
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
《湖北日报》:特长生招生一定程度上变了味
特长生的定位随着时代发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以前推行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让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不被分数束缚住自己施展才能的手脚。不过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有些家长将所谓的特长视为升学“捷径”,罔顾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成长规律;有些培训机构则投其所好,打着“特长培训”的噱头疯狂敛财;还有的“特长生”实际上成了“特权生”。各方利益合谋下产生的“特长”变了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不公和社会焦虑。
《法制晚报》: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不要特长
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特长生加分,不等于不去培养孩子的特长。反之,没有了加分这样的功利性目的,更利于摒棄“伪特长”“被特长”,从而促进孩子依照自己的兴趣更自由地发展。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还没有定性,也许今年喜欢音乐,明年喜欢体育,后年又迷上了绘画,也只有在这样的逐步探索和体验中,他们才能渐渐地找准未来的方向。
同时,现在的政策仅仅是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和加分,有特长的孩子在将来的高考阶段,还是可以报名艺术、体育等不同类别的院校,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所以,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不要特长,不等于“一刀切”地不允许“人才多元化”,而只是在需要均衡发展、好好玩耍的阶段为孩子减负,让他们更轻松、更自由地发展。
《中国教师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让每一位学生实现最大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每一所学校必须实施的教育行为,并不是某所特长学校的职责。每所学校都应当具有发展全体学生的意识与能力,都应当着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环境。因而,对于特长的定义,要抛却体育、艺术等单项特长狭义的人才观,放眼整体,面向全体,用多元智能理论看待每一位学生,定位学校每一学科的教育,以便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系统地发展学生的特长。
周老师:“特长生”的概念在当前中国还没有统一定义,从广义上说,特长生是指具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从狭义上说,特长生是指资质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学生群体。教育部取消特长生招生的通知,对你或身边人是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呢?
杨诗语:我表妹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舞蹈,几年下来花费也不少。用我舅舅的话来说,除了让表妹培养兴趣外,也是希望表妹能够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她学习成绩不理想,还可以走艺术特长生的路子)。现在新政策一出,舅舅说把表妹的一条升学之路给堵住了。
王子沫:特长生也是很辛苦的。我的邻居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每天坚持锻炼,无论寒暑,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更好的学校。如今取消了特长生招生,对这些默默努力的特长生来说,打击一定很大。
杭润鹏:我有一个网友,他就是凭特长进的一所好初中,但他每天过得并不开心。他说自己学习小提琴完全是妈妈的意愿,他妈妈早早地就为他设计了一条成长之路,并不辞劳苦地陪学,他不想伤妈妈的心,只能每天勤奋练习小提琴。听到取消特长生招生的消息,他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张颖程:我的父母很开明,在我上小学时,他们给我报了三四个兴趣班,但并没有给我施加压力,只是希望我将来能有更丰富的人生选择。如今,学习之余,我画画、打羽毛球,生活过得很充实。
周老师:从教育规律和人生各异的角度来讲,可以取消特长生招生,但不能取消特长教育。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特长教育的?
王子沫:特长是需要天赋的,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具备异于常人的天资。这些孩子的天资禀赋不应该被忽略,因材施教和正确合理的成长规划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而对于那些天赋不是很好但有兴趣学一些特长的孩子来说,不忘初心,享受过程也是很好的。
吴春兰:特长教育扩大了我的朋友圈。比如我在书法班就交到了几位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我们共同学习,相处很愉快;在学校举办的几次书法比赛中,我均有获奖,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追捧,全校师生都认识了我;春节回老家过年,周围邻居都来请我写春联……
杨诗语:技多不压身,良好的特长教育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有利于我们健康个性的形成。比如学习一些乐器,可以受到艺术方面的熏陶;练习乐器的过程,也是意志力培养的过程;学习累了,还可以弹一支曲子来调节身心……
周老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特长呢?
杭润鹏: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发现,发掘我们特长发展的潜能,帮助我们找准兴趣点;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给予我们适度的空间,让我们在玩中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吴春兰:作为特长教育的接受者,我们要持之以恒。任何一项特长的学习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拥有特长。
张颖程:特长学习的道路不轻松,我们应该循序渐进,遇到困难就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周老师:从身体健康、合作精神的角度来看,培养一项体育特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审美情趣、综合素养方面来看,培养一门艺术特长更有利。具体选择哪个特长项目,则需要根据大家的意愿和兴趣来决定。当然,也要适当考虑家庭的财力。
◆总结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没有了升学指挥棒,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更加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