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了解脑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8-09-14 05:55:32王介明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8期
关键词:脑膜蛛网膜下腔

■ 文 王介明

本期主持人:王介明

王介明,我国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北京脑血管病医院、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院长。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呢?

脑的表面有三层膜,像人穿有内衣、衬衣、外衣一样。最靠内面的称为软脑膜,中间是蛛网膜,最外面一层为硬脑膜,两个膜之间有个腔隙,在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称为“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内充满着脑脊液,清亮透明,内含有一定量的蛋白、氯化钠、细胞及一些激素。脑脊液用以营养脑细胞,同时它又像一个水垫,保护脑组织,缓冲颅内的压力。

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指的是: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每年约为2.0/10万人,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很多,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血液病、动脉闭塞、颅内肿瘤卒中等,但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大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一般都是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在没有破裂时,没有明显症状与体征,有时可有偏头痛、头沉、一时性视物不清等。而且,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此病一但发现就需立即去神经科就诊。

目前,科学很发达,有很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办法,如介入疗法、γ刀或手术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在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的基础上,血压突然增高或者脑部被碰撞,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时,或因便秘而用力排便,病变脆弱的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病。因为人的颅腔是被颅骨密闭的,脑组织满满的镶嵌在里面,所以一旦出血后,首先会使脑组织受压,颅内压力增高;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是头痛、呕吐、颈部僵硬感,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但一般没有肢体瘫痪。

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且确诊,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如病情较平稳,可先保守治疗,即安静卧床体息,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意识、血压、脉搏、体温、瞳孔的变化),待稳定后再作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的部位,择期进行γ刀或介入治疗。如果病情危重,也有在急性期进行治疗的,目的是抢救生命。

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易复发,一旦复发就相当危险,可使人突然猝死。因此,患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一定要抓紧做脑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因为保守治疗虽然暂时止住了血,但并不能排除隐患,终有一天会爆发。

蛛网膜下腔出血紧急处理方法:

1.突然剧烈头痛、呕吐,应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及时送医院就诊;

2.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及时清理口中的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

3.尽量避免长途转送,选择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

4.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采取必要措施;

5.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震动;

6.随时注意血压变化。

猜你喜欢
脑膜蛛网膜下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家畜的脑膜脑炎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
脑膜癌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
脑膜癌病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