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者应该读懂的一篇文章

2018-09-11 04:37:00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伯南克乘数金融学

钮文新

近日,看到陈元先生“伯南克启示录”一文的完整版非常激动,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给出了破解中国高杠杆的根本之道。

许多人认为中国“超发货币”,而且把多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归咎于“超发货币”。这个看法不仅机械教条,且似是而非。为提供正确认知,我们必须厘清基本概念:

第一,“超发货币”是指央行超发货币,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基础货币”。

第二,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在中国指的是M2,而非“基础货币”,由此我们得出推论:导致通货膨胀的关键原因一定是“M2增速过高或数额过大”,而不一定是“基础货币超发”。

第三,基础货币增减对M2有影响,但因为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所以M2增减未必是基础货币增减的结果,它更主要取决于货币乘数的伸缩。

第四,货币乘数越高,金融杠杆率越高。在货币金融学理论中,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所以,去杠杆也好、降杠杆也罢,必须从压低货币乘数入手。

第五,货币乘数过高或金融杠桿率过高,意味着商业金融机构“过度创造货币”,其直接后果是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这是金融机构创造货币操作的“规律性结果”,也必然导致股权资本稀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日趋疲弱的根本原因,也是基本的金融学原理:货币金融+资本金融=全部金融资源。在全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短期的货币金融膨胀,必然压缩长期的资本金融。

明白上述基本原理和概念之后,有必要再次重申:降低金融杠杆率,关键在于压低货币乘数。如何压低货币乘数?陈元先生在“伯南克启示”中明确指出:既然基础货币是国家永远不必清偿的债务,那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应将“基础货币”视为“国家资本”。伯南克给中国的启示是:向各个经济主体注入“国家资本”——基础货币是大幅压低经济杠杆的正确选择。

责编:陈栋栋

猜你喜欢
伯南克乘数金融学
看错了数字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5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消费导刊(2017年18期)2017-01-28 10:10:50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Lagrange乘数法的部分应用
伯南克称美经济年内见底
环球时报(2009-03-17)2009-03-17 13:58:21
伯南克的解读
银行家(2006年8期)2006-08-16 08: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