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2018-09-10 19:18:08杨佳丽
中国商论 2018年3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杨佳丽

摘 要: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多,公司运营项目对固定资产的依赖性比较大,这就要求了交通运输企业必须要重视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本文从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意义出发,对企业现有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研究结论能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 固定资产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c)-108-02

1 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意义

(1)交通运输业作为中国服务行业中的中流砥柱,在近几年谋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都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交通运输企业开始关注到本身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问题,并试图以此为突破口,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2)交通运输行业内的企业本身具有一些特点,使得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较之其他行业而言更加具有意义。首先,交通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量比较大。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运输工具(车、船、飞机)和运输设施(铁路、公路、航线、港口)是其重要的固定资产,且这些资产的单件价值很高,甚至有的能够到亿元级别,所以总量比较大。此外,交通运输行业也需要一些固定的办公设施,比如电脑、办公场地等,这些也需要进行管理。最后,交通运输企业的资金收付比较快,不存在太多的垫付资金。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日常经营的意义不言而喻。

(3)交通运输业现在面临着“营改增”税制改革活动,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清理活动中面临着很大的改变,企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除了比较好的一点外,“营改增”活动中,交通运输企业也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企业会显示出其薄弱的地方,通过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式的改变,就可以克服这些薄弱的环节。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用,保障企业在新的环境中接受住挑战,建立新的成长优势。

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节

(1)交通运输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依赖性比较大,在整个固定资产的采购到处理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了采购环节中的预算控制、采购控制、折旧控制和处置控制四个部分。

(2)预算控制。因为固定资产涉及的资金金额量比较大,所以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必须要进行预算编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上面,增加企业整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会造成企业的负担或者资金浪费。控制固定资产的预算主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固定资产投资的金额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使用情况,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加强预算方面的控制可以防止后期过多的人为因素干扰,防止了资金的挤占和挪用。

(3)采购控制。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数量多,单价高,在采购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实施控制,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对采购的控制主要需要落实到采购的方式上面,招标是比较公正的方式。采购的供应商是重要的因素,具有实力、信誉和质量的供应商是保证采购质量的根本。此外,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要确认采购的型号、质量、时间以及付款方式的要求。

(4)折旧控制。折旧控制可以保障固定资产使用的时间以及最终价值的估计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折旧控制必须要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条文规定。折旧控制需要落实在折旧的计提方法、折旧的年限以及折旧的范围等因素上面,一旦确定了折旧方案就尽量不要再进行变动。并且需要按照规范将折旧内容记入到会计科目中,保障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控制范围内。

(5)报废处置控制。交通运输行业内的固定资产一旦出现了闲置、毁坏等情况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置计划,不同情况下,处置计划内容会有不同。对于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而言,只需要在单位负责人的同意下,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报出申请,然后进行清理程序。对于其他意外情况进入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需要严格控制其报废的理由,费用清算的细节以及技术鉴定的结果,需要在规定程序下通过审批才能进行报废清理工作。

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使用和折旧信息沟通不畅通。交通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比较高,且企业的基本运营都是依靠着固定资产活动开展,企业在购置完固定资产之后会尽快的将该资产下发到各个部门,以谋求固定资产快速投入使用和取得回报。但是部门在使用固定资产过程中,只注重初始资金的会计记录,对资产使用过程和资产的动态追踪是比较机械和僵硬的。当资产未按照折旧计划报废,设备的使用年限下降信息并不能及时上报财务部门。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说,信息无法及时沟通说明资产价值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不够。控制力度不够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会计工作不到位,成本意识比较薄弱。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经常出现一些人为的随意性,“漏、跑、冒”等现象频发,闲置的固定资产也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资金效率过低。固定资产的提倡流失造成了交通运输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下降,在国际贸易一体化的驱使下,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仍然有待提高。

(3)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约束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后,会将固定资产下发到不同的部门,保障部門正常的运营。同时固定资产的保管和后期工作都是由部门来负责,当固定资产发生了丢失或者是销毁,企业对固定资产保管追责时,往往无法对应到部门的负责人。且部门之间的人事调动比较频繁,在固定资产交接这一块是工作较为薄弱的地方,小额的固定资产在监督约束方面的管理更加混乱,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尚待加强。

(4)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首先,现有财务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并非财务专业出身,日常工作事物还能够处理,但是到专业知识处理就显得捉襟见肘。其次,某些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现有知识板结,但是并不积极参加知识培训,所以导致工作能力不足,整体财务人员的素质并不高。

4 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设。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先进信息化控制手段,能够帮助固定资产管理。比如对公司内部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管理,采用二维码或者是条形码的形式,逐一录入固定资产信息在信息化系统中,信息被编码成特殊数据的形式发放到不用的部门,部门和公司共同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接和更新管理。在采购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该信息系统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和咨询,增加盘点效率,并避免信息沟通失真问题。

(2)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对固定资产的控制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即在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有必要设置一个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可以专门针对各个部门对接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专注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对经常出现的“漏、跑、冒”问题设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终生追查制,提升内部固定资产控制力度,和内部控制质量。

(3)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监督审核。监督审核是企业内部固定资产控制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严格的监督审核对资产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控制监督主要是从预算监督开始,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投入,并对每一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记录,加强内部控制监督。

(4)注重财务人才培养。在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实施重要的奖惩制度和培训制度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在奖惩方面主要是要注重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相结合,使得财务人员将公司的固定资产看做是自己的资产。而在培训方面则需要进行严格的考勤和考核,保障培训的效果。在激励和培训两个制度实施下,财务人才得以培育。

5 结语

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普遍出现固定资产折旧信息沟通不通畅、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不够、监督机制较为薄弱以及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逐一给出了应对策略,希望理论能够与实践结合,帮助交通运输企业提高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咏梅.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

[2] 戎晓晖.浅议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J].时代金融,2017(24).

[3] 刘建英,郑永生,李红瑛.交通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J].交通财会,2006(6).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8:37:56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4:59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25:09
铁路后勤部门设备信息化管理浅析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7:30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6:52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51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