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闵志斌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以高职计算机教师为例,先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信息应用4个方面对大数据时代下教师信息素养及其联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新专业知识的获取与新教学方法的探讨两个方面对大数据时代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联系进行阐述;再次,对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拓展自身专业内涵,增长自身专业技能,参与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推动计算机专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素养;专业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物三元世界的深度融合产生了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激发了数据规模的几何级增长和数据结构的异常复杂化。人类业已进入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时代。
1 大数据概述
数据,广义上指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含数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数据时时刻刻伴随着人类的繁衍进步。人类创造数据的能力也因为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提升,特别是进入当今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飞速提升的时代,人类生产数据的能力和数量都是空前增强的。人类利用传统IT技术和常规软硬件工具以及关系型数据库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捕获、存储、分析和利用时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从生活角度说,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类海量繁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从科学角度说,大数据技术是为了快速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大数据而产生的软硬件技术。
大数据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金融、安防、医疗、电力等领域,随之带来的变革也己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企业通过搜集社交媒体数据及浏览器日志等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更精确理解客户及其行为习惯,从而精准适时地把广告信息推送到客户面前。企事业优先理性决策、学术研究乃至高等院校专业发展等无不与大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数据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人类各个方面的决策能力。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紧密融合形成大数据技术,市场需求庞大、应用前景广阔。也因此大数据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事业单位的潜力。对于高职计算机教师,为了常年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自身专业发展,对大数据现状需要实时追踪,对大数据认知水平需要不断提高。然而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从海量繁乱的信息中检索、内化、应用有用信息的能力。换言之,高职计算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2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计算机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够敏锐感知、高效检索、努力内化、实施应用网上信息的综合能力,是一种信息处理的策略,是一种信息文化修养。它主要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应用四大方面。大数据时代下,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大数据任人唯贤,不偏不倚,谁有能力就为谁所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教师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深度融合对我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诉求,从而快速突破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瓶颈[1]。因此作为高职计算机教师,身兼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尤为重要。
2.1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知识和信息应用的前提保障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及信息活動的敏感程度,即人的大脑对信息的能动反映。如若信息意识迟钝,作为教师,本专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改革步伐及科研能力无疑会落他人之后;作为领导,所在系部或所在学院的综合吸引力或肯定大不如人。自然,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就会一落干丈。因此,要想领先于人,必须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主动去浏览、评价,辩证接受各种媒体信息。有了信息意识,还要有相当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可简单理解为搜集信息的能力。若想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淘到有价值的信息,一定要具备较高的检索能力。比如能根据教科研项目或学科内容,准确选取所查信息的检索词,最好是相关学科的受控词汇表,从而在期刊论文信息检索系统或搜索引擎中搜索所求信息:若初检结果不尽人意,可进一步调整检索词形成新的检索策略,以期达到更佳的检索效果[2]。比如,笔者承担“Dreamweaver CC”这门课,用检索词“网页中,当鼠标悬在一图片上时,图片会放大的代码是怎样的”很难准确找出想要的结果,大多都是用is或jquery给出的代码,还有的是空链接或答非所问。但静态网页初学者,很难搞懂js或jquery代码。笔者本意是想用css给出效果。这时调整检索词为“css中如何实现当鼠标悬在一图片上时,图片会放大”就能得到较好的检索效果,也可进一步简化检索词为“css鼠标悬在图片上放大”会得到如你所愿的结果。只有具备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主动去获取信息知识并加以应用。
2.2信息知识和信息应用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自然结果
信息知识广义指所有事物信息的知识,狭义指计算机方面的软硬件知识或技术等。系统而有深度地学习软硬件信息知识,最好的获取方式还是阅读相关书籍。信息应用指对所学信息知识归纳总结并实施应用。习得知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获取并学以致用的内化过程,就像史学家钻研史料一样,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构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即把外部的知识信息经过大脑思悟体验,最终得以应用,达到了知识的迁移[3]。为迎合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开设大数据专业。大数据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当然也是陌生的专业。怎样才能由陌生到熟悉?当然需要师生共同学习分析大数据中的相关知识技术。比如Hadoop,HDFS,MapReduce,Hbase,Python等,这些知识的获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的长期不懈努力,现学现卖,并积极组建学生队伍参加国家级省级举办的大数据技能大赛。有了信息意识和能力,信息知识的获取及应用才能水到渠成。
大数据环境下,要求高职计算机教师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教师本人要充分意识到提升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仅要在自身的教科研中加强信息修养,也要配合高职院校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奋发向上的培养环境。有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还要主动利用,才能够真正获取知识,并付诸实施应用。
3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知识更新换代更加迅速。大学刚毕业所学知识就有30%被淘汰,一年不学习就有60%己学知识被淘汰,只有长期不间断地学习,才能保持“知识力”和对专业的新鲜感。作为高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探究新知识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增长其专业技能,加强其专业性,还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毕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4]。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预测,不少高职院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多种新的教学方法齐头并进,比如蕴含在学习情境中的项目化、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慕课等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显著改善。
3.1具有扎实的信息知识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职计算机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障
信息知识即计算机专业知识。作为高职计算机教师,只有掌握大量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及专业的发展,因此,专业知识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及专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专业技术能力的习得与提升需要宽泛且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师生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技巧与方式的总称。目前独具特色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慕课等,这其中不仅包含教师的教法、还包含学生的学法。传统教学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智慧启迪、人格塑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少高职计算机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带领学生为企事业单位开发软件,制作网站,培养了学生开发软件、与人沟通的能力。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信息、新知识、新应用层出不穷。在“视听”条件下成长的学生,取之于水而寒于水,问倒教师的现象司空见惯。作为高职计算机教师,必须长期不懈努力学习,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难题,当然也要具有民主化的教育理念,放下身段向学生学习,取长补短。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大数据专业的开设,更要求计算机教师不断钻研。大数据网络时代,学生涉及的知识很宽泛且有一定深度,教师不“充电”行吗?因此,计算机教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拓展专业内涵,增强专业技能并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之中,从而水到渠成地带动计算机教师专业的发展。
3.2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助推教师专业知识的习得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如火如茶,计算机跟上了改革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教师当然也要紧紧跟上来。教师不懈地学习钻研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积极推陈出新,改革教学方法,把自己装备起来。系部开设了大数据,无人机新专业,系部采用了项目化、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教法,系部专业得到了发展。但是专业的发展必须有全体教师付诸实施,才不是一句空话。因此,专业发展一定是全体教师的努力,是全体教师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改革教学方法的结果,同时,专业发展又反过来助推教师专业知识的习得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4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计算机教師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的联系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计算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专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增长了,教学方法改进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强了,更加适应社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教学方法的改进又反过来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随着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如火如荼,因此,将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活动完美融合是大势所趋。教师课前应用翻转课堂和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动态形象地演示静态抽象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拓宽学习途径,结合自身学习特点,选择学习课程,并通过爱奇艺、QQ影音等媒体播放器观看教学视频,反复研究揣摩不理解的内容,调整学习进度,然后完成练习测试,不受时空限制,以达到课堂听授新课的预热效果:课堂上教师顺利进行总结指导并专门答疑解惑;课后学生结合视频和课上教师的总结指导完成自己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最终教师完成差异化教学[5]。
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师通过对海量计算机数据的分析,拓展教材的重难点,忽略教材的过时部分,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研科研的探索。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长期一线教学反复实践的结果。教师利用教学积淀的精华促进教科研,拓展专业知识,促进专业技能,让不间断的教科研成果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用信息素养反哺和引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发展。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各种海量信息充斥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高职计算机教师要能够敏锐感知、高效检索、努力内化、实施应用相关信息为自身教研科研,专业发展服务。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扩展个人专业内涵,增强个人专业技能,参与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推动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2]李 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52-154.
[3]李 华.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3 (2):105-109.
[4]梁文鑫.大数据时代一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14-16.
[5]赵靖岩,胡振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6 (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