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2018-09-08 06:27:12四川省绵阳市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李科伟
人人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通络类药物

(四川省绵阳市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李科伟)

三叉神经痛,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脑神经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疼痛[1]。本次研究将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经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治疗、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患者的编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者81岁,年龄最小者 30岁,平均年龄(55.5±5.6)岁,病程 0.4~20 年,平均病程(10.2±0.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7.1±5.9)岁;病程区间为0.5~19年,中位病程(9.75±0.5)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首日,采取0.1克卡马西平片(生产厂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82),口服治疗,1次/天。第2天开始,每2天增加药物剂量0.1克,治疗时间为30天。

1.2.2 观察组通过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治疗,给予牵正散治疗,药方成分及剂量:白附子、全蝎、僵蚕各5克。然后,配伍祛风通络药物:蝉蜕5克、天麻5克、桂枝10克,以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川芎10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丹皮6克。针对偏寒者,可给予白芷、细辛;偏热者,加入石膏、黄芩;痰湿盛者,添加陈皮、苍术;对于阴虚者,可给予生地、麦冬,以及玄参。上述药方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分两次服用,治疗时间为30天。需要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禁食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判,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除,并且停药12个月内没有出现复发情况,即为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停药后12个月内复发,但复发次数较少,为好转。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由表1数据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8%,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表1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3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又可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疼痛。临床方面尚没有完全明确这一病症的发病机制,但是易于受到较多因素所影响,进而发生半月神经节感觉根、运动支退髓鞘等变化[2]。中医方面认为,三叉神经痛为面痛、头风的范畴,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治疗过程中应将祛风解毒作为重点[3]。本次研究经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药物治疗。牵正散+活血化瘀、通络祛风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佳。白附子,能化痰祛风。僵蚕及全蝎,局可通络祛风止痉。蝉蜕、天麻,止痛祛风的效果比较理想。川芎、丹参,以及丹皮、红花,均能达到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桂枝,通脉温阳功效较强。上述药方联合,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且可达到疏通经络、止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药物配伍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通络类药物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8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2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