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旭 沈慕群 廖奕强 秦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 高龄慢性肾病患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慢性肾病患者在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 因此成为影响公共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1-3]。本文通过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龄慢性肾病患者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慢性肾病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40例高龄慢性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70例。实验组患者男42例, 女28例, 年龄53~76岁, 平均年龄(64.5±11.3)岁。对照组患者男40例, 女30例, 年龄51~77岁, 平均年龄(64.4±12.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 给予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变化, 纠正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20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TG、TC、LDL-C)水平及肾功能(UA、BUN、Scr、24 h尿蛋白、GF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UA、BUN、Scr、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 GFR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s,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实验组 70 治疗前 2.32±1.23 6.43±1.59 3.24±1.34治疗后 1.64±0.68a 4.29±1.21a 1.79±1.21a对照组 70 治疗前 2.42±1.05 6.58±1.36 3.27±1.12治疗后 2.03±0.85 5.38±1.36 2.87±0.67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实验组 70 治疗前 534.4±185.2 15.38±2.32 187.5±32.5 2.85±1.42 48.93±9.50治疗后 452.6±73.3a 12.59±2.32a 162.3±34.6a 2.05±0.87a 54.98±9.83a对照组 70 治疗前 549.3±175.2 15.40±2.31 187.9±35.2 2.84±1.34 48.69±9.89治疗后 482.4±100.3 14.73±2.42 173.5±31.5 2.38±1.06 51.49±9.35
高龄慢性肾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 就会导致患者肾功能严重恶化, 70%的患者会出现尿毒症期,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高龄慢性肾病中存在代谢异常情况, 与肾脏疾病的进程密切相关, 也是导致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UA、BUN、Scr、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 GFR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萍等[7]的研究显示, 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高龄慢性肾病患者中, 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 改善患者肾功能, 延缓疾病进展, 且毒副反应少, 安全性好, 且其研究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和本次的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 为高龄慢性肾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在调节血脂以外, 还能降低患者UA、BUN、Scr等水平, 提高GFR, 降低患者肾功能不全发展情况, 减少毒副作用, 具有很好的治疗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