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5.115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 大多数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着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
量[1, 2]。因此, 及早的进行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2 方法 对120例患者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促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干预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衣、食、住、行所必须进行的基本动作。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能够不依赖或者少依赖他人而完成各种功能活动。为了确定康复目标, 制定康复计划并评定康复疗效, 要对患者尚存的和逝去的活动能力进行测定和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为4级[3]:Ⅰ级:自理。患者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
作, 不需要他人语言指导与体力上的帮助;Ⅱ级:需要监护。经过他人语言指导或者在旁边监护, 患者自己可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Ⅲ级:需要帮助。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Ⅳ级:依赖。全部日常生活活动均由他人代做, 患者完全不能自理。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 2. 1. 1 饮食动作的训练 护理人员先训练患者手部模仿进食动作, 然后再训练进食。
1. 2. 1. 2 个人卫生 ①护理人员对于一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先帮助患者练习健手操作, 并逐步训练用健手协助患手或只用患手进行。对于两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必须使用辅助器具, 如改良牙刷、梳子等。②自站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先扶着床边站立, 进而扶双杠站立, 直至扶双拐站立。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具。上述训练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完成, 按照康复计划,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另外,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切忌急躁, 并且护理人员要加强保护患者的自身安全, 谨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1. 2. 2 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患者对于自己患病的事实都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每个人的心理适应过程, 因疾病的轻重不同,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小不同, 以及自身心理适应能力的差别, 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并且需要不同的时间。因此, 责任护士在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 2. 2. 1 防卫机制 在心理适应过程中, 常可以看到患者应用以下防卫机制[4, 5]:①否认:患者拒绝承认患病的事实, 以避免患病的事实打击而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例如, 在初次听到自己被诊断为偏瘫时, 患者及家属对此诊断持怀疑或者否认的态度。②转移:患者把自己不愉快的感情转移到别人或者其他事情上, 以缓解内心的痛苦。例如, 脑卒中患者往往用康复锻炼方式来转移他的情感。③投射:患者把自己不喜欢的想法、动机投射到他人身上, 以减轻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情绪。④退缩:患者退回到原先的、发育不成熟的行为上, 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焦虑。⑤躯体化:患者将心理上的痛苦转化为躯体症状, 以避开内心的痛苦体验。⑥合理化:患者往往会寻找其他理由来辩解, 不承认自己行为的真正的动机, 以减轻其心中的不安情绪。⑦反向:患者外显行为和内心感受完全相反, 以掩饰自己的焦虑、恐惧等。例如, 患者虽然常常表现为满不在乎的样子, 但是, 其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1. 2. 2. 2 适应过程 通常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适应过程一般都要经过6个阶段。责任护士在评估时要了解患者是在哪个阶段, 从而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健康指导。通常在患者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转变期阶段进行健康指导最为有效。
1. 2. 3 排便功能训练干预 大便功能障碍有大便失禁、便秘及不规则排便等。患者表现通常十分痛苦, 因此, 护理干预非常的重要。与患者取得合作, 根据患者的个人需要, 选择最适宜的排便时间;向患者说明饮食种类、数量和排便关系;鼓励患者多做运动, 尤其是腹部运动。具体措施是:
①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排便时间, 一般在早餐后为宜。②护理人员要给予卧床患者取侧卧位, 垫上专用的防水中单。对于坐位平衡功能较好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坐位排便训练。③护理人员告诉患者每次排便时间一般≥20 min, 这样时间充分, 而且无精神负担, 可以使患者充分放松, 肠管才得以排空。④环形肛门刺激法:对于肛门括约肌痉挛者, 护理人员可于早餐后20 min, 戴手套将肛门口的大便挖出, 然后把手指放在肛门外括约肌处, 做360°环形按摩, 扩张肛门外括约肌, 以刺激直肠帮助排便。如果无效, 隔15 min后再挖出大便。⑤饮食調理:在无肠道感染的情况下, 应减少调味品以及粗糙食物, 鼓励患者多喝茶, 尽量控制给患者使用缓泻药物。
1. 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6] ①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能否肌力是否增加, 平衡功能有无改善, 有无压疮、跌伤、关节脱位、误吸等损伤发生。②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感觉障碍和视力障碍是否好转, 有无烫伤、冻伤和撞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③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能否通过手势、表情、实物、书写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或者通过简单的发音、简短语句进行沟通等。④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能否自助进食, 进食量有无增加, 进食过程中有无呛咳发生, 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⑤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焦虑感有无减轻或者已经消除, 患者能否积极寻找健康信息, 按照护理人员要求接受治疗和护理。
2 结果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在我国, 脑卒中每年新发患者约150万,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遗留症状。康复护理可以激活患肢运动和感觉能力, 增强或减弱肌张力, 促进患肢恢复。因此认为康复护理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①促进大脑病灶周围的神经细胞通过轴突再生;②通过调整肌张力, 为肢体提供良好的稳定基础;③前庭觉、视觉和本体感觉互相作用, 达到身体的平衡与稳定[7-9]。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目的是为了使脑卒中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中, 能够不依赖或者少依赖他人而完成各种功能活动。脑卒中患者对于自己患病的事实都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每个人的心理适应过程, 因疾病的轻重不同,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小不同, 以及自身心理适应能力的差别, 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并且需要不同的适应时间[10]。因此, 责任护士在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时应考虑全面周到, 从而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健康指导。
综上所述,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 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翔.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1):55.
[2] 黄飞燕, 黄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中外医疗, 2013, 32(9):189-190.
[3] 赵勇莉.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10):98-99.
[4] 杨敏. 浅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8):185.
[5] 吴昭静. 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药物与人, 2014(7):221.
[6] 东志远, 王玉龙. 康复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7(13):81-84.
[7] 朱锐, 冯震霞.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249-250.
[8] 彭晓兰.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今日健康, 2014(8):23.
[9] 陳俊, 郑文贵.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3):1309-1310.
[10] 秦红艳.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3):95-96.
[收稿日期: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