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8-24 02:04:22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直肠癌年龄量表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国癌症的前列。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生存率总体有较大提高,部分发达地区生存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这说明当前治疗手段对于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是有效的。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肿瘤术后病人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46例结直肠癌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旨在为开展提高结直肠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病人资料。纳入标准:(1)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病人。(2)沟通无障碍,能理解和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病人合并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结直肠癌合并远处转移、其他器官转移、肝肾功能衰竭等)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在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纳入人员发放《生存质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病人社会人口学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自觉家庭关系、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等及疾病相关情况,如疾病分期、疾病确诊年龄、治疗方法、疾病知晓情况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2) 生存质量量表: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研制的QLQ-C30生存质量核心量表,该量表用于所有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测定,含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子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1个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和一些单一条目,经验证其适用于亚洲人群的生存质量评价[2-3]。如遇难以自行填表的调查对象,则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尽量采取口语化的方式提问,使问题通俗易懂,让调查对象做出选择。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在发放的262份调查问卷中,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女89例(36.2%),男157例(63.8%);年龄36~91岁,平均(65.0±11.6)岁,均为结直肠癌术后生存3个月以上病人,最长67个月,平均(35.1±18.2)个月。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术后病人社会人口学及手术情况资料

续表1:

项目分组例数百分比(%)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部分报销21185.8 经济状况(元/月)≤300012249.6 3000~50009237.4 >50003213.0 自觉家庭关系满意11245.5 一般5622.8 不满意7831.7 自费3514.2 疾病预后告知告知12350.0 不告知12350.0 手术方式开腹13354.1 腹腔镜11345.9 TNM分期(Ⅰ/Ⅱ/Ⅲ)(53/17/176)(21.5/6.9/71.6) 伤口愈合等级甲/乙/丙(213/31/2)(86.6/12.6/0.8)

2.2 不同年龄组生存质量总体评分比较 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命质量越差。其中单项症状主要包括气促、失眠、食欲、便秘、腹泻等。结果显示,≥60岁与45~60岁及≤45岁病人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症状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60岁与≤45岁病人认知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各项功能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躯体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医保类型(β=-0.34,-0.13);影响角色功能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保类型(β=-0.56,-0.14,0.12);影响认知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手术方式(β=-0.38,0.23,0.23,-0.13);影响情绪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β=-0.18,-0.72,0.12);影响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是性别、生存时间及疾病预后告知情况(β=-0.22,0.42,-0.41);影响症状领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手术方式(β=0.33,0.14);影响单项症状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及手术方式(β=0.25,-0.16);影响整体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经济状况(β=0.26,0.34)。

表2 不同年龄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45岁组比较,*P<0.05;与45~60岁组比较,△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以41~69岁发病率高,本研究中亦以60岁以上老年病人居多,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结直肠癌病人的生存率、生存时间等不断提高,但社会亦越来越重视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强调病人的生存质量及主观感受。考虑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术后的康复中应更注意综合性措施的实施。

在本研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保类型及手术方式对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影响较大。

年龄对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症状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逐渐下降,说明年龄越大,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差,而症状领域的评分逐渐增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命质量越差。

本研究亦发现经济状况及医保类型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功能领域影响较大。肿瘤病人住院手术及术后的费用是相对较高的,肿瘤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日趋严重。我国农业人群的农保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病人“就医难、就医贵”的现象,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并未消失,恶性肿瘤带来的社会经济及精神负担并没有下降[4]。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均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对病人都是一种强烈的创伤性应激,所以疾病的预后告知一直是争议的话题。出于对病人的保护及心理接受能力的考虑,大部分的病人家属并不愿意将疾病真实情况及预后告知病人。但近年来,研究发现积极的预后告知态度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正向的影响[5]。本研究发现疾病预后告知对病人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存在影响,考虑与病人对疾病的顾虑从而自行限制社会活动有关,同时也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自觉家庭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角色功能,当处于消极的家庭关系时生存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人自身应激反应、降低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促进病人的社会再适应能力[6]。

综上所述,病人生存质量不仅仅受医师因素的影响,同时受自身因素及家庭因素等综合影响,在对病人进行生存质量干预时,应从疾病发现、诊断、治疗到预后整个过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干预。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若需进一步地了解病人的生存质量,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直肠癌年龄量表
变小的年龄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
算年龄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