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2018-08-20 06:54:54责任编辑张静
西部大开发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咸快件试验区

责任编辑 / 张静

陕西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年多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的形成,足以成为引领西部开放发展,促进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优秀样本。

为了进一步将这些案例向全国推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与本刊合作,开设《自贸试验区建设》专栏,以此与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发展互学互鉴。

案例1陕西自贸试验区空港新城功能区

构建进出口通关大平台服务西部“流动经济”发展

实施背景

陕西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采用“国际快件智能管理系统”,运用智能判图、机器人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推动平台化管理。建立关区快件集中判图中心、集中审单中心,在各快件现场设置查验平台,实现以总中心指挥各现场业务的监管模式。2017年区内货运总量超过260万吨,增速达250%。

主要做法

(一)环形分拣线+离线判图

线体全长400米,环线封闭,速度为每秒60厘米,每件快件上线后环绕一圈约15分钟。与传统单体分拣线相比,放行量增长约6-8倍,监管人员只相当同等业务量的二分之一,解决监管资源不足与业务量增长的矛盾。同时快件在线上较长的时间,对于需要检测的快件,可以不用一直盯着CT图像做判断,使关员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有充分时间比较、核对CT机图像,只要快件还处于皮带传输线上,任何时候都可以调出快件的CT图像,将其判断为放行或者查验,快件会被送往相应的出口。有效避免传统分拣线判图时间过短(6 秒)、误判率高的弊端。

(二)机器人贴标+射频信息读写

该功能解决了快件中心多家运营商统一、规范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拆单、更换面单等风险,实现自动分拣、自动关联、读取、写入数据,不同快件运营商的快件信息以统一的格式进入数据库,形成大数据存储。通过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开展关员业务动态、风险防控预警等内控工作。

(三)CT机自动学习+智能判图

通过在软件中预存快件的X光机/CT 图像,生成样本模型,形成样本大数据,分类标注存入数据库,计算机自动提取各类特征值;CT机产生图像后,通过高速运算与数据库样本的特征值进行比对,做出放行与查验的指令,实现智能判图。该功能是智能系统的核心,也是大数据运用与快件、行邮物品监管结合的积极创新和探索。随着样本模型的丰富,计算机自动学习功能的完善,它的准确性和命中率会极大的提高,监管有效性提高的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海关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实施效果

(一)实现“一个突破”

2017年9月26日快件中心正式开业运营。预计2018年快件中心货物月吞吐量将突破千吨大关,可实现年营业额2400万元。系统设计放行能力约为2000 件/小时,每天放行约16000 件,按工作日计算,一年约为400 万件。

(二)形成“两个集中”

一是实现了线体集中。本套系统由两条线体,4个货物入口,3个货物出口,7个分拣点,两套CT机、磅秤、扫描系统和传送线体集中构成。二是实现了查、征、放集中。海关、国检办公区、判图中心,查验室、暂扣室等各个工作场地集中在一起,协同效率有效提升、沟通更加顺畅,工作时效显著提高。

(三)做到“三个减少”

一是人力消耗减少。单日满负荷工作时货物操作员仅需8名,海关判图人员仅需2名,较传统监管场所大大节约人力成本以及监管成本。二是通关时间减少。该系统可对溢装货物进行检测,若快件经查验不在海关数据库中,此快件即为溢装快件,系统对此类快件自动识别并从将其从异常口剔除,大大节省了时间。三是查验风险减少。首次引入的非即决性判图技术,增加多种判图方法多方联动判图分拣,大幅提高效率、准确性与安检安全性,有效降低风险。

毕马威评估

本项举措是陕西自贸试验区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发展空港货运物流的重大实施成果。陕西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在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大大提升了国际快件通关便利性,是一条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应用型举措,可复制推广性显著。

案例2陕西自贸试验区能源金融贸易功能区

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实施背景

依托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国家级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服务产业园,西咸新区管委会整合入园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拓展创新创业、生活就业、居停留等服务体系,在自贸试验区搭建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招才引智、人才自由的便利化人才服务新模式。

主要做法

(一)创新构建“一站通”人才专办服务体系。

整合省、市、新区包括教育、科技、公安、工商、人社、税务等多部门力量,在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国际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窗口,试行“一站通”人才专办服务。按照“一口受理、专员服务、部门联办、限时办结”的效率内控方式,打破传统的科室、单位行政界限,所有窗口业务不再单独分类,统一整合为综合服务窗口,为到新区工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海关、人才落户、人才认定、人事关系及家属随迁等8大类25项专员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指导前期业务咨询及办理,让群众少跑路,逐步实现人才入区“全程帮办”的“一站通”服务目标。

(二)搭建“互联网+”招才引智系统。

以“西咸人才”网站为基础,结合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聘大厅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一是全流程线上信息录入服务。通过网站系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独有账号及操作页面,网站后台管理员可以上传资讯、招聘会讯息、审核企业资料、安排展会已报名企业展位、积累人才简历等;企业可在线上传营业执照、企业简介、招聘信息、预定展会等;个人可通过自有账号填写简历、自荐信、获取展会信息、投递简历等。二是现场招聘应聘全程无纸数字化。参加招聘会时,企业展板可自动生成企业招聘信息二维码,求职个人可在现场扫码投递简历。如遇特殊情况,系统可自动生成企业展板用以印刷等。三是大数据分析人才供需关系。通过网站系统统计招聘会参会企业数量、职位数量、人才简历数量等数据,构建人才与用人机构“互联互通”供需通道。

(三)探索构建境外高端人才居家金融服务体系。

结合国家战略,探索创新“招才引智”金融服务模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入驻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海外高端人才开设人民币账户,为其在陕工作生活构建社保、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居家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我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创客、科技成果和先进项目来陕布局,积极融入全球创业创新链提供便利化的境外非居民居家金融服务。

实施效果

(一)“一站通”人才专办服务体系实施效果

一是“私人定制”提高服务精准化。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受理咨询,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配套服务手册,列出25项服务项目指南,由服务对象自助挑选所需办理项目,定制专人办理方案后,告知其办理时限,一次性告知办理结果。二是“大客户预约”缩短办理时限。针对一次性引进多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量比较大的机关事业机构、涉外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提供主动预约服务,用人单位优先提供相关前期材料,节约高层次人才办理业务时间。三是“透明追踪”优化事后服务。设置投诉处理热线,由专人服务,处理投诉建议、疑难解答等相关问题,透明化追踪服务专员的办理业务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二)“互联网+”招才引智系统实施效果

一是简化了企业订会程序。改变了以往需要企业递交企业资质等纸质资料,不再通过电话邮件订会方式,避免了企业漏报情况发生。二是提升了招聘会信息互通效率。展会布置完成后,即可在“西咸人才”公众号上看到本场招聘会参会企业信息,并可投递简历,增强了招聘会的精准化面试。三是增强了企业招聘信息监管力度。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如与现场求职者沟通的内容不一致,有欺骗行为,求职者向人才中心反映后,系统后台可立即暂停该企业招聘功能。

毕马威评估

在自贸试验区搭建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服务高端人才领域的创新工作成果,体现了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招才引智,促进人才交流方面学习先进地区,增加区域辐射,打造新型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响应《总体方案》构建服务区域发展人才高地的创新工作要求,是一条在西北地区有领先意义的应用型创新举措,实施风险较小,具有显著的可复制推广性。

猜你喜欢
西咸快件试验区
快件丢失该如何保价理赔?
中国储运(2023年1期)2023-02-09 02:36:40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帮爸爸取快件
18个自贸试验区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4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你有快件
喜剧世界(2017年24期)2017-12-06 05:49:53
唱好西咸“融城”记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44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