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是文化的载体,是巍巍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所以初中语文的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承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应试教育特点,让初中生成为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需要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特性,让学生成为一名道德情操高尚、愿意积极主动去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将探究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关键之处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关键;文化传承
为了将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的教育要进行巨大的革新和改造,要求语文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新时代的进步文化和古老渊源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将这些历史古迹渗透进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为老旧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带去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初中语文真正的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而想要完成这样远大的理想,首先就需要找到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关键,一一攻破后才能更上一层楼,进而手可摘星辰。
众所周知,古有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此可见,从遥远的时期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所以想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第一大关键就在于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开放研究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其实,想要给学生创造出这样良好的环境,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后做出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教学时就不留痕迹的带动起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有声有色。用教师自己的情绪和方式去感染学生,去带动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课堂氛围使他们身心愉悦。与此同时,初中生就会将语文学习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有了这样开放性的课堂氛围后,学生也能够畅所欲言,更加深刻的体会教材中的人物精神和品质,能够将那些愤怒或是悲伤的情感释放出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不断深入地去了解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制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由发挥,快速成长。
而这第二大关键之处便是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和睦平等的沟通关系。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与“学”都是相当重要的两部分,只有二者相互关联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要起到自身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双方相互参与,尊重彼此的观点,倾听彼此的声音,让学生和教师都能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进而产生思想的碰撞,进行语文知识的交流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能够记忆得更加深刻,思想的深度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深入和深刻。而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学生的情况和想法,能够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使学生不断的进步,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这种和睦的师生关系正是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莫大兴趣的关键一步,在兴趣的促使之下,初中语文的教育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也就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自身能够掌握良好的教学节奏,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走在教育的最前端。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学生小学时期,初中的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教学的速度也会比小学时期快很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而去放慢自己的教学节奏,这也就是问题所在。所以,教育大纲要求教师要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教学节奏,既要能够保证初中生有学习上的提高与进步,又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而节奏太快,以至于影响学生消化吸收这些基础知识。毕竟初中生此时的思维还处于发展开拓的阶段,外界任何的刺激都会让他们的思维受到很大的冲击,进而形成难以变更的思维模式,例如对待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察言观色,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节奏,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去接受新的知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若是速度过快会让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无法真正理解到应该接收的语文知识,进而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对语文产生一种厌恶感;反之,教学节奏若是过慢,又会使得初中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走神,在学习上感到乏味和无趣,进而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渐渐走向学习的下坡路。所以,语文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课堂节奏,要以不同的节奏感来体现出不同的人物精神和文章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學习兴趣和情感变化,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不轻易的开小差。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上课效率。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便是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灵活的运用信息化设备,去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光凭教材中的纸质教学是无法感染学生的,更不能让他们得到全方面的能力锻炼。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初中语文教育要完美的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在语文课堂上要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将亘古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来深入理解教材中的人物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例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学习,教师无法将这些抽象的画面通过文字展现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让初中生听听大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去感受文章的意境;又或者是通过影片的播放来从视觉上去体会诗词歌赋中的画面感;亦或是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现出心中所想,以此来进行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新的视角和想法。总而言之,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已经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而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大关键点,需要语文教师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其功能并且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好时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将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型人才,做好一个引导者该做的事情。只要抓住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关键,初中语文教师就能够轻松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并在新时代中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