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2018-08-06 13:30:12张佩
魅力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张佩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趋势和要求。本文通过文献法对翻转课堂的概念、起源、发展进行阐述,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进行了对比,以期为翻转课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或者颠倒教室。美国经济学家莫林·拉赫和格伦·普拉特认为:翻转课堂即在传统教室里发生的事情现在发生在课堂之外,反之亦然。学习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这是对翻转课堂最早的定义。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 Brian Gonzalez认为,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1] 张金磊等认为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问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6]钟晓流等认为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

笔者较认同钟晓流等人的观点,认为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中,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和相关资料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传递;课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教与学的形式。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

(一)國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起始于美国的高校。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研究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有效传递知识,使学习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实现对学习者个性化的指导。2000年,迈哈密大学的莫林拉赫等研究人员在“经济学入门”课程上实施了翻转教学研究。韦斯利贝克在第12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型,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3]

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将具体的教学实践讲解和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发到互联网上供学生学习,形成了翻转课堂的初步模型。但是翻转课堂能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得益于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建基于视频的公开课程,被报道在美国《经济学家》杂志,引发了一场(OER)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5]

目前在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实践,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翻转课堂的有效性,翻转课堂也延伸到诸多学科中,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据统计发现,美国翻转课堂的实施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翻转课堂经典案例,比如森林公园高中、东大急流高中、美国高地村小学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翻转课堂理论研究。随着翻转课堂在全球的火热兴起,国内学者也开始积极探索,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近期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分别以“翻转课堂” 、“翻转教学”、“颠倒教室”为主题词对文献进行检索,发现2011年及以前并没有出现此类主题的文章。自2012年来,以翻转课堂为主题的论文发表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由2012年当年的相关文献23篇增至2017年的9353篇,这充分说明翻转课堂在我国得到了强烈的关注和迅猛的发展。

从检索到的文献内容来看,我国学者和教师在借鉴国外的研究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首先,我国的学者比较注重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张金磊(2013)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一文中探讨了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比如教学视频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等。王长江等(2013)以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无缝学习为设计理念,提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翻转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分开呈现,更加清晰、明了。这些研究对于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相关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1]

其次,我国的研究针对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汪晓东等(2013)一文中通过单组实验研究验证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十分有效,并提出了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刘震等(2013)一文中提出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翻转课堂之〈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廖国荣等(2012)一文中以高中化学《氮的氧化物》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结合经验介绍了翻转教学实践六步骤。

2.国内翻转课堂实践研究。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及一线教师在对翻转课堂模式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进行了积极地实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重庆聚奎中学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其学校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逐渐探索出了适合本校的 “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翻转课堂基本模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则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以学生及时反馈的学习效果为特色。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后完成相应测试,之后对测试后的反馈进行自我纠正;教师则根据测试结果,在课上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集中进行讲解,并通过加强相关练习进行重点巩固。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已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大规模常态化的探索之路。[2]

国内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了适合各自学校的独特翻转教学模式,大大推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学校中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教育方式的变革。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

研究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诸要素与传统课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张金磊等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做了详细对比,结果如表3-1所示。

1.教学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结构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课程内容,学生初步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即知识传授阶段;在课下,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深度理解所学知识,即知识内化阶段。[3]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下,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小组的协作探究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师生角色的變化。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翻转课堂下,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主动探究知识,与同学老师一起研究学习中的问题。教师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3.教学资源的变化。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资源主要为教学视频。在中国式翻转课堂中,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学视频,而是发展为纸质导学案、动画、微电影等。课前学习资源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思考。[3]

四、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我国的翻转课堂有待于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曹晓粉.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6)

[2]段晶晶.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3)

[3]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4)

[4]游录超.高职实用写作课程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实施[D].浙江师范大学,2014(5)

[5]阳亚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5)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