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018-08-06 13:45:26李聪好
魅力中国 2018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培养

李聪好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能力;培养

面对21 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体育的“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鉴于这种转变形式,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 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如在上前滚翻课时,前滚翻为何要后脑先着地,依次颈部、肩部、腰部最后臀部?再运用“比较式设疑”,篮球和砖块进行比较,哪个物体向前滚动速度快?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习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没有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也就无从谈什么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必然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之上,师生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学生而言,新的学习方式将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从传播者转变为指导者,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在和谐的、轻松的氛围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环境的温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启发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观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提高锻炼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运用有效手段,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能。学习积极的实质在于学习动机的诱发。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给他们讲授科学,而是启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爱科学”。爱因斯坦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最能激起人的情绪,振奋人的智力。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用较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述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及与文化科学的关系,对身体健康的作用等等。让学生懂得上好体育课,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手段,对身体健康对搞好自身专业学习的益处。

生动的教材往往是激发学生兴趣之源,兴趣、爱好及求知欲是緊密联系的,课堂教学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教材内容,使其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积极思考,努力锻炼、逐步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校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注意到自己的健康投资,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保证有一个健康身体和充沛的精力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主互助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了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潜能的学习氛围,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主体参与意识,把学生切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角。

(二)促进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参与和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观察、实践、讨论、交流、分析、总结的过程中,理解掌握体育知识。在这样的探究交流活动过程中,互相促进、集思广益,学生对知识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宽,对教材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且应用自如。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聪明才智和体育天赋的机会,不同程度的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学生在探索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在练习和比赛时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四)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使教师们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增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明确了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熟悉的情意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真正搭建起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合作探究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使学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小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