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姬
摘要:微课教学的产生是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功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模式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学趣味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微课;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進步,微课模式开始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模式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采用趣味的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如何充分挖掘微课模式的潜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成为当代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针对若干微课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置趣味教学情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情景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决定了本节教学的氛围,因此有效提高教学情景的质量对于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课模式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帮助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七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对于物体的形状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很好的分辨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现在小学生比较喜欢看熊出没这部动画片的特点设计微课课件,同时加以讲说: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看熊出没啊?记不记得里面的多多国王,他特别喜欢探险,最近他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宝藏,里面有好多卡片,卡片上有许多的图形,他想知道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聪明的小同学们你们敢不敢挑战一下啊?通过设置一个广受欢迎的动画片的情景,既能达到认识图形的教学目的,又能扩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将现实中的物品与图形相联系。
二、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学科,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要求教师要善于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增加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加的轻松愉快,促使学生更爱学习,也能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例如说学习“时分秒”的课程学习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守时意识。此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准备不同的钟声(大本钟、时钟、闹钟等),然后让同学们分辨这是什么的声音,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分辨出这都是钟的声音,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了解钟的结构是什么。笔者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之前还让同学们都自己回家做了一个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在了解了钟的基本构造:数字刻度和指针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数字与指针不同的组合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是什么。时针指向的数字表示小时,分针指向的数字表示分钟,秒针指向的数字表示秒钟。在了解了基本内容之后笔者又让学生将自己的时钟分别拨到4:15;11:22;1:38等时间,再以4:15为例,时间过去一小时,时间过去两小时十五分钟,时间过去四小时五十五分钟,通过时间的流逝加深学生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同时明白时间的计算问题。
三、讲授重点知识同时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小学生的纪律性、自律性还不够完善,容易被不同的事物吸引而分散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课程设计的趣味性,同时将课程进度设计的更为合理,讲授的知识由简入繁,将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着重讲解,同时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巩固知识点。例如说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保同学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九九乘法表的内容,在能熟练计算100之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本节课程的顺利进行。所以笔者在进行本节课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将课程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做出了一个结构图,同时找了12*5,28*6作为例子,将解题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尤其是牵涉到十进制的部分,防止学生出现问题。
在进行重难点讲解之后笔者又出了10*8;24*5;48*9;62*10;98*2等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列出解题的步骤,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四、加强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进行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将生活中的实践同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例如进行“位置与方向”这节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笔者先通过微课播放不同时期人们进行方位辨别的方式方法。最原始的辨别方式是以通过太阳的方向,晚间通过辨别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方式进行方位的辨别;然后在偶然间人们发现太阳光线充足的南方年轮较宽,光照较少的北方年轮密集,根据年轮的疏密程度也可以分辨方向;后来又发明了司南也就是后来的指南针;再到当代人们常用的导航,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辨别方位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通过场景的变换以及辨别方式的变换同学们的精力也被吸引到了课程的学习当中来了,此时再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到室外去分辨方位,同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以及每个方位标志性的建筑物,回到教室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更好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模式能够更好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彩琴.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J]. 中华少年,2017,(36):212.
[2]戴奇峰.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考试周刊,2017,(98):108.
[3]林娟兰. 运用微课优化教学——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考试周刊,201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