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8-08-06 11:45:32张慧
魅力中国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张慧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指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人,以学生为本进行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深入的贯彻和执行生本理念对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不仅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来说,也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理念;教学研究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好的发挥,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望高涨的时期,此时作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新理论,实践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高效课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生本”教学理念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要贯彻这种教学思想,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去看待语文教学课程。同时,教师还要放低姿态,善于和学生们沟通,和学生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他们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全面的提高。

在一个平等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处于一个引导者的地位,这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是有区别的。教师需要给学生们留出探究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进行相机引导,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帮助学生们解决疑惑。比如在讲解《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自主阅读课文,让他们结合文本初步体会桑兰的不幸和她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为学生们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仅要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客观性的问题,还要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鼓励学生们进行表达,积极参与讨论并阐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设平等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仅帮助他们有效地掌握了語言方面的知识,而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敞开心扉去交流、表达,才能主动与教师去沟通交流,倾诉自己的想法,这对于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增加交流和探索的机会

生本教育理念主张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抛弃原来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例如采用小组讨论、小竞赛、个人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自己探索语文知识,寻求答案,教师只要做好指导、评价即可,为学生提供个人学习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学习,理解的层次深,且不再是简单记忆,而是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例如在《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作者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为什么作者的父亲坚持要把鱼放回湖里、分析作者心理的变化”,将学生分为3-5人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也会形成自己的体会,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文素养,积累了语文知识,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只是凭借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很难对其有更深的理解,从而阻碍了自身语文基础知识的增长。生本理念的贯彻,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生活,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自主体会、自主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蔺相如廉颇列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对整个情境的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各种人物之间的联系、熟悉整个文章发展的脉络,从而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好的感悟,以此來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积极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学习中很难长期地坚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肯定与鼓励。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便于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课下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同学之间的评价帮助学生更为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习状况,也促使其他的学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评价,针对课堂上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等与学生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设计接下来的教学。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要注重多采用激励性、肯定性的语言,让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促使其内心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与浓厚的兴趣。进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地与教师交流,主动地参与课堂,真正地体现出语文课堂生本教育的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五、结语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理念与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人才培养观念也符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推动生本教育理念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宝运.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祖国, 2017(5):216-216

[2]姜立杰.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J].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17(8)

[3]马晓风.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研究[J]. 新智慧, 2017(12)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优化对策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0:56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