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生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问题推导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在遇到其它问题时能够使用带有自己思维特点的解题方式解决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越来越高,问题开始逐渐接触生活实际,难度也随之变大,所以在高年级学生应该注重提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实际问题
小学生在升入高年级之后,很容易在数学学习上出现较大障碍,并且丧失学习兴趣,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接触生活实际问题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接受过程,所以对生活实际问题感到陌生感,最后出现抗拒心理,放弃学习。所以提升学生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不单单能够让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初中阶段,接触到生活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解决,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得到全方面能力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学校内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可以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多数学生在初步接触生活实际问题时都反映出不适应的现象,不喜欢学习生活实际问题,在思考生活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障碍,导致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同样也有学生表示在找到诀窍后很喜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们应该明白生活实际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难度较高的问题,所以无法有效的找到切入点来展开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而由于当前我国还是由应试教育体制作为主导,而生活实际问题在试卷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比例,如果学生无法有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很容易导致数学成绩下滑,从而消磨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打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1]。
二、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
在教学阶段学生想要正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需要学生先正确理解题目,包括题目的出题意图、出题方式、考察的知识点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等。只有从基础上提升学生理解题目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明确如何回答问题,题干中的内容学生要仔细研究,发现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才能正确回答[2]。而生活实际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数学中的数学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到一起,所以题干上有很多内容都是在描述和生活内容有关的东西,学生应该学会忽略这部分无用词语,找出其中的重点部分,从而正确的理解题目相关内容,不能受到次要信息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之前,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力多次审题,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并且运用语文中的细化能力将题目中的重点挑选出来,将其中隐藏的数学信息提取出来,并且联系到一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设置更多的读题环节,担任好指导者的身份,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理解题目的能力,比如分组合作,同桌之间交换信息等方式,当题干整体内容较为复杂时不要退缩,多读几遍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提取出来,会发现所有的生活实际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类型,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做到[3]。
(二)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学生们在顺利的提取出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之后,就要开始回答问题,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应该注意答题步骤符合相关规定,并且回答问题的方法要符合题目相关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际问题例子,来向学生详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规范答题能力。学生们在明白题目考察知识点并且提取出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之后,应该开始思考使用哪一种回答问题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脑海中回想教师教过的各种解题方法,然后按照例题中教师教过的解题步骤开始回答问题,在回答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不是所有的解题步骤都需要写在试卷之上,如一些具体的计算步骤只需要写在演草纸上即可,然后通过计算出来的结果,将具体步骤如抄写到试卷之上,完成全部回答过程,在抄写过程中要注意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能混乱,会导致解题过程让人无法理解,从而拿不到分数,并且学生在正确回答问题之后还可以努力创新,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将知识灵活运用,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方式[4]。我们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为例子,问题是:“小明同学家一共养了三头奶牛,这三头奶牛在上周一共盛长了220.5千克的牛奶,请问同学们平均每一头奶牛一天生产出了多少千克的牛奶。”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读清楚题目,将题干中的数学信息提取出来,即三头、220.5千克牛奶;然后找出它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即每一头奶牛一天生产出了多少千克牛奶,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里考察的是学生的平均数计算能力,在解决这道问题时学生們可以先将这些数学信息记录到演草纸上,然后开始解答,一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先计算出一头奶牛一周一共产出多少牛奶,然后再求出一头奶牛一天的牛奶产量;第二种方式是先将这三头奶牛一天的牛奶生产量计算出来,然后再求出每一头奶牛的产奶量。这两种解题方式都是正确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习惯和喜好来选择使用哪一种解题方式,教师鼓励学生散发思考空间,并且按照解题步骤正确作答,从而正确的解决问题[5]。
三、结束语
学生们的生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并非刻意迅速培养出来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付出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实际问题中遇到的障碍,从而解决这个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数学成绩,为学生的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萍.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159
[2]沈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6):120-120
[3]刘冬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深度分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243-243
[4]徐晖.新环境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2):30-31
[5]罗泽扬.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J].消费导刊,2016(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