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加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主要需从细节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从而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之所在,进而才能真正做到“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习
数学能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看似简单的运算概括、反映或揭示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我们的一生注定了要和数学“纠缠”。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对数学进行了解,令学生更好地去对数学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正视数学教学。下面我们就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简单谈论,以期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数学阅读的重视
提及“阅读”一词,学生多半想到的是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根本不会想到阅读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只要我们对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就会惊喜的发现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属于现代文明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亦是其中需要学生予以重视的关键。只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阅读,数学教学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才能让学生找准数学学习的方向,才能让学生知道数学阅读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数学阅读的不断深入,学生会更好地去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对数学定义进行理解、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所以,阅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最直接手段,学生只有进行了符合学习需求的数学阅读,才能让数学学习的效果得以保证,才能让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得以有效增强,才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如果学生不具备过硬的阅读能力,那么学生纵使掌握了相关的解题方法,也会无法弄清数学题所要表达的具体意思,不能顺利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对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予以强调,让学生先对数学语言进行学习,做到“学会阅读”之后,再去进行下一步的数学学习。
二、竞争学习机制的建立
小学生想让教师、家长和同学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争强好胜之心”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同学的艳羡,那么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而为学生的不断进步奠定基础。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心理”的显著特点进行合理把握,逐步建立起对应的竞争学习机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理竞争,使学生通过竞争更好地去进行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清楚地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使得原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变得更好,而原本学习成绩较差或差的学生在竞争中取得进步,从而令全体学生为了取得更好地成绩而不断努力。
三、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算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为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竞争学习机制,也无法让学生完全避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不对学习中的错误、失误和不足找借口,而是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鼓起勇气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评价,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多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最优秀的。当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令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学习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包容,若学生学习中出现差错、学习落后、有所不足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学生施以批评,而是要积极的去寻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同学生一起来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为学生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在心理上才不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而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在后续的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而向着成功不断靠拢。
再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尝试着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令学生受到持续不断的积极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形态,以强有力的自信来面对学习,为后续的学习创造无限的可能。
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始尝试着对学生放开手脚,不去对学生做太多的约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大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一并获得培养。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在自信心的驱使下更为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进而更为轻松容易的获得成功。例如,教师多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令学生能够跟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若学生能够保持较为活跃的思维,那么就会迸发出大量新的思想,从而学习变得轻松容易起来,进而成功也就成为了可能。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模式主要还处于感性阶段,不具备强有力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教师要知道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其是一名天生的探究者,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最终做到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创造性的去对教材进行使用,从而学生才会培养起相应的创新能力。
五、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斷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除了学生学习的不断配合外,还有就是教师要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因此,不仅是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还有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去进行自我学习,以便让自身教学能力获得不断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只要有时间就仔细的阅读几页杂志,从中学习到先进的学习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实用的教学手段,随后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用于教学之中、课堂之上,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学引导和指引。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向学生进行数字计算的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进行数学阅读,为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竞争学习机制,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予以有效树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有效培养,在加上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系统化过程。唯有把握好了以上几点,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得以保障,学生也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