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现在许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重视学生的个性,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样的呼吁声中,我们是否应该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因为个性成就魅力教师,有魅力的教师更能影响学生。渊博的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而独特的个性则能使教师将知识更好地传播。
关键词:个性化;魅力;影响
教育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正因如此,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东西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碰撞。在这些交往和碰撞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个性化教育”这一理念。不可否认,个性化教育能更好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仅如此,“个性化”同样作用于教育者的身上,“个性化”的教育者更能培养出色的学生。
回忆我十多年的求学经歷,就有幸遇到过多位对我影响重大的老师。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我的母亲。母亲做事赶紧利索,生活中不太拘泥小事儿。我在母亲的影响下,很小就学会了收拾自己的书包、物品,整理自己的房间。平时也很少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唠叨。正因为母亲的不唠叨,所以当她对我“讲道理”时,我也一定会牢记在心里。上小学时,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时髦的女老师。她可以说是我童年和整个青春期的偶像。女老师热情、开朗,服饰漂亮得体。特别爱给我们介绍一些文学名著,还爱带着我们吟诵古诗词,使我们爱上了文学和艺术。让我第一次有了“长大要成为像他一样的女人”的想法。初中时,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太太。她治学严谨,条理清晰。曾经有一次考试,我把答案让坐在后排的同学抄袭,老太太把我叫到办公室严厉的批评了我,并让我写了检查。我当时满腹委屈,只觉得自己没有抄袭,就是想帮助同学而已,老师太过严苛小题大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体会老师的苦心。感激老师当时并没有立即批评我们,而是事后把我们领到了办公室,既保全了我们的面子又严正的指出我错误的行为,使我明白犯了错就要直面错误,勇于承认和担当。在大学时期,我遇到了一位博学而谦和的老教授。在他的课上,我见识了什么是学问越高深,态度越谦和。他的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的人格魅力更是让人敬佩。他在许多态度倨傲,治学马虎的老师中是那么的不同。这四位老师各具特色,在我人生的不同时期深深地影响了我。细细回想,他们的有的开明大气,有的文艺气质浓郁,有的严肃刻板,有的深沉宽容,每一个老师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不同的个性成就了他们不同的个人魅力。他们正是通过自己魅力的展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己的学生。
个性教师在我国著名的西南联大更是不胜枚举。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设楚辞课时,学生人数不多,但气氛却非常活跃。在课堂上,他点燃烟斗,在袅袅青烟中和学生们谈古论今。而那些会吸烟的学生,在他的课堂也是可以抽烟的。刘文典完全是旧式文人放浪形骸的习气,一身破长衫上油迹斑斑,有的扣子扣,有的扣字不扣,一副邋遢的样子。金岳霖是研究哲学的。一次在谈论小说和哲学,有人问:《红楼梦》和哲学有没有关系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唐兰先生讲课是另一种风格。他是教古文学的,有一年开了一门“词选”,他讲“词选”主要讲《花间集》。他讲词的方法是:不讲。有时只是用无锡腔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钱钟书讲课基本都用英文,有些内容不是很清楚明白的讲出来,而是引导和提示学生,靠学生自己去体会,所以非得很聪明的人才能够跟上他。这些有独特个性的老师可能并不符合现在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的的确确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俄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现在许多教育专家都在呼吁重视学生的个性,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样的呼吁声中,我们是否应该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因为个性成就魅力教师,有魅力的教师更能影响学生。试想,没有哪个学生会喜欢像扑克牌那样,脸谱化的老师。我所任教的职业学校,就更需要有个性的老师。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相对于要求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不如让他们对某位老师感兴趣更容易些。古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成为让学生喜爱的老师自然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当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老师。在我们学校就经常能看到一位背着双肩包,抱着大卷尺的老师在校园中领着同学们搞测量;在摄影实训室会看到一位衣着入时的大胡子老师,领着学生搞商业摄影;还会发现一位长发长裙的美丽女老师,跟同学们徐徐讲述艺术史......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而独特的个性则能使教师将知识更好地传播。发掘自己的个性,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优势,使个性成就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课堂成为老师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做真实的自己,用真实的自己征服学生,使学生产生孺慕之情。在眼前,能专心听讲,学好本门功课。在长远,能受到老师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因此,我要说:“个性成就魅力教师,魅力教师培养出色学生。”
作者简介:孙毛宁,女,1981年出生,河南郑州人,硕士学位 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