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平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是一种基础性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在教学语文的时候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在我们教学中占领一个重要的地位,学生应该和教师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教学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突出语文教学的重心,弄清楚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几点问题是非常突出的,这里一一揭露出来。先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呈现一个反比例下降的状态,这种状态显示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热情是以一种下降的趋势。这样的状态对语文教学的坏处是很多的,因为学生不能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一种源源不断地动力,学生就会在语文的学习上滞留不前。所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究他们对语文感到有趣的地方,这样学生便可以进一步延展他们对于语文的喜爱之情,而不是因为语文的知识要点多,而让语文的学习变得格外困难。还有,现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太多了,手机电脑这些东西成为现在的学生一种必需品,有些时候他们沉迷于手机的丰富多彩之中,相对于这些语文的内容就显得异常乏味无趣。语文的教学,最害怕的就是学生不坚持,长期养成了一种轻视和怠慢的坏习惯,因为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短时间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定性,改正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对于一些优点也要继续改良。
一、语文学习习惯的分类与必要性
在小学这个阶段,我们不仅是需要学到基本的认字能力,还更应该学习到我们的学习方法,这个方面是应该在教学中得以突出的。要想学习好小学语文,究竟需要有哪些语文方法呢?应该从学习阶段出发,把方法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应该知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预习。不仅是我们小学这个时期,在后面更深入的学习语文的时期,总会把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忽略掉,首先是因为找不到方法,在预习过后总感觉没有什么过大的帮助;其次就是思维上的懒散,学生总想等到教师去讲,不想自己去思考基本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小学初期就对学生进行一个很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比方说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故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找出几个他们对于该篇文章疑惑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自行思考一下,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在以后教师精确讲解了文章以后,对于更深层的问题也有很好的把握。
还有,小学语文的学习也更应该重视积累,所以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是非常多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把基本的字词搞清楚,这对于学生并不是一种难度;相反如果在预习阶段就能够把一些简单一点的知识掌握清楚,那么以后教学更难的问题就相对轻松一点。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了,在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应该开始对于主题进行深化,这个方面对于小学的初期和后期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小学的初期,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和生字词记忆清楚,把文章中的一些生词生句子都基本上搞懂。而在小学后期,就要在一个升华中心思想的方面上进行了,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加大了的。在课堂上,要对于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总结概括,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一想更难的问题,像一些找出主题的总结性的话语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概括。
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作业的布置方面,在小学的这个时间段,每天基本上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而现在有些教师好像把布置作业当成了一个教学任务一样,每天给学生布置成堆的作业,学生完成了后就开始讲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题,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长时间下来,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没有意思,甚至越到后期的关键时期,学生这样的厌学心理就会更为严重。在平时的日常作业的布置上,应该紧跟教学主题,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勘察,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完成,最好是让学生在白天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量度,这样学生就有了大量的其他时间能够培养他们自己的兴趣了。
二、课堂的思维训练与提高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对学生思维上有一定的锻炼,而不是说就只是局限于书本里的内容,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基本的课文,延展出一些其他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同样也会增大学生的课外补充量。因此,教学语文也应该在重视基础的同时,适当增加一点稍微思维难度和实行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说我们会学习到《静夜思》这首诗,以往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背诵、能够默写出来就可以了,而现在对于这首诗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应该让学生对于诗歌的大意和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内涵和情懷都有基本的探讨。而这种探讨的过程不是说教师说这首诗是怎样的一种思乡之情,这首诗就是怎样的,而是应该学生自己通过理解段落大意,自己去思考文章中的一些主要的思想动态。所以,学习语文的课堂上应该是广开言路的吗,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任何内容的开展都是要共同进步的。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专项培训
小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些概念,帮助他们去更好地认识语文。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仅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甚至是记忆能力,都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有所展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锻炼不能只是一节课上局限于一个方面;相反,应该穿插在整个课堂课后的环节之中去。在一节作文课的时候,教师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朗读能力。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一些好词好句,然后再让他们在讲台上大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饱含感情地进行阅读出来,一节课上学生能够不只是记到自己收集到的句子,还可以收货很多不同题材的句子,以此加大他们的积累量。在小学语文的这个阶段,其实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要点就是课余的补充,因为这个方面会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差距巨大,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自行去积累,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阶段,学生对于学习这个概念是比较茫然的,如果教师在这一个时期只是将课拉进度,而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够听懂的话,那么学生自然的学习效果是不好的。小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这个方面出发对我们的教学本身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