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2018-08-06 13:38:30徐永田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权威宪法新时代

徐永田

摘要: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生动体现。全社会要深入学习宪法修正案,把握宪法修改的精神实质,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关键词:宪法;权威;新时代

去年我们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提出了许多重大判断,做出了重大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今年年初的全国两会是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必然会对十九大精神进行落实,所以看点颇多。也引发全球关注,其中一个热议话题就是中国重启了时隔14年以后的计划修宪。这一次的计划修宪,力度空前,内容也是相当敏感,媒体的声音,国际社会的反应,国内不同阶层的判断也都各不一样。怎么看待这次修宪?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或者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在修宪这个问题上,要道路正确,站位正确,认识正确。

一、深刻认识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1.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

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但更应看到,进入新时代也面临新风险,新考验,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2014年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采访是说:“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深化改革要有宪法依据,也需要宪法的保护,所以需要对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为改革保驾护航。当今国际形势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中国国际关系处于历史最复杂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重大考验。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次修宪的一个目的就是完善顶层设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2.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中央党的18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那么什么叫治理体系,就是指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制度综合。一个国家治国理政它需要很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这些制度的总和,形成的整体,就是治理体系,那么什么叫治理能力?它是指制度体系的执行的执行能力,就是治理体系能不能实施,能不能执行。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但不同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同的、多层次的、多样的,满足不同的、多层次的、多样的需求,要依靠靠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二、宪法修改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我用三个词来概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力度空前。

2.内容。唯物史观认为,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而这次宪法修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主要包括以下11个方面:

一是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定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三是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四是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五是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六是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七是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八是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九是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十是修改宪法中国家主席任职期限的有关规定。

十一是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为设立监察委员会提供宪法依据。

三、深入学习贯彻宪法

此次宪法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宪法的根基来自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出自人民真诚的信仰,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尊崇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全社会都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第二,学习宪法,把握宪法精神实质。学习掌握宪法,是贯彻实施宪法的前提和基础。要学习宪法文本,准确把握宪法的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宪法的基本精神。

第三,宣传宪法,切实增强宪法意识。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修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经验教训、提炼总结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制度的重大实践,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外文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2]十三届全国人大关于宪法修改的决定.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4]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十九大报告》.

猜你喜欢
权威宪法新时代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14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16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40
权威发布
电影(2017年6期)2017-06-24 11:01:26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权威的影子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9
三十而立:“八二宪法”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