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娟
摘要:语文作文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有利于提升其思维创造能力、思想表达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承担着培育一线技能劳能者的伟大使命,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在步入社会中具有更好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必须提升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本文将对作文教学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指导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创新思维土壤
兴趣比一切人为阻力都强。只有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不断去学习写作、练习写作,有了兴趣作为基础,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对作文形成兴趣和爱好,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职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殊情况和专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比如针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介绍风景名胜的导游辞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对于商贸类专业,教师可以选择说明文、应用文写作,以满足学生日后在工作中签订商贸合同的需要;对于高职类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适应高职考试内容为重点,以满足学生高职深造的需要。另外,教师应多开展读书班会和专题读书沙龙,以及办墙报、校园文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興趣,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水平。
这样的教学引导,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专业需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的去学习写作,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正是学生对创作活动产生兴趣的激发剂和推动器。
二、教师要加强作文指导,重视作文教学
不重视作文教学的语文教师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不成功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只有把作文教学摆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的写作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而现在的作文指导却是理论多,具体方法少。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结出不少作文的理论技巧,诸如开门见山、水到渠成、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对比烘托、起承转合、伏笔、张本、呼应,乃至古人所说的凤首、猪肚、豹尾。这种理论技巧,较难被学生有意识乃至娴熟地运用于实际作文中。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学生便只能使用最保险而又最保守的八股模式,甚至模式也学不像,只能跟着感觉走。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的计划性、序列性、针对性。在明确大纲中作文部分各学年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各大目标进行具体的分解。纵的按文体进行大致的学年界定;横的方面对各文体的诸要素作细致而有梯度的分解。如:记叙文语言训练分解成清楚、通顺、流畅、生动;议论文立意分解成正确、准确、新颖、深刻;论证分解成基本合理、合理、逻辑性强、逻辑严密。此外,在作文训练前明确要求时,对不同写作程度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可以攀登的合理目标,学有所得,练有所成。
三、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阅读,这样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章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阅读内容教学中锻炼自己的语感。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向学生对作者进行介绍,同时深入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手法。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起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为作文写作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在进行《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让学生能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去对人生情感、价值观以及态度等进行深刻的体会,进而使学生产生感恩的心理。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有关“感动”的读后感。在课后的写作练习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思维创造力
学习是个体主观化、个性化发展的行为,个人只有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进行思考,才可逐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写作不仅考查个人语言组织、处理及表达等基础能力,更考查个人的思想、观点表述,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文本进行思考,以表及里、由浅入深,积极发展思维创造力。比如,“我擅长厨艺”“我擅长音乐”等立意材料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动脑筋深入剖析自己的特点,正视自己情况。这一立意实则强调个人的特长,指个人在发展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技能。在教授这一类型作文写作时,教师应让学生重点分析自身情况,还应适当延伸联想到其它方面,以增强文章本身的可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倾向于写作羽毛球、绘画等,但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笼统陈旧概念,仍停留在以往“我从小就喜欢打羽毛球,每周都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羽毛球……”等低阶层面上。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应根据当下阶段的成长特征及规律丰富写作,在引出自己“特长是打羽毛球”后,可更多引出情感意志、心理动态以及家长教师的力量等,以发展自身联想能力。
五、延伸作文课堂
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延伸为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第二个教学课堂,并且使学生能够发挥在课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建立课外的写作社团或者是写作协会,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的文学社团,使得学生在课余的生活中,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经典名著等优秀的文学佳品,在社团活动中,关注学生对于生活写作素材的发现和积累。学生要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有真实的碰撞,进行社会调查,并且在调查中不断发现和寻找贴近生活的生活元素并将之作为作文素材。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入街坊、社区等地方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收集丰富的信息,提升他们收集写作素材和分析写作素材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多出去走一走,去观赏名胜古迹,游览风景,感受传统文化,在旅行中体会人生,反思社会,培养学生掌握将写作理论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一场攻坚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与恒心。我始终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只要通过我们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保持水滴石穿的精神,科学的引导,学生的作文水平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俊晶.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