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而初中体育教学成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为使初中体育教学能够更为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有必要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之中,体育教学也将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就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除了要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在传授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强度适中的体育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获得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就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对体育教学实践的相关体会,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适当探讨。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
初中体育教学主要分为“课堂常规体育教学”和“课外适量体育活动”两个部分。具体而言,“课堂常规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去进行运动”;“课外适量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为“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巩固,并使学生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在丰富的活动中变得更为协调,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此时,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起到“促使学生体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作用。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第一,初中体育要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发展,让学生通过锻炼而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令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工作岗位,从而学生才能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疾病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疲劳快速缓解能力;第二,初中体育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让学生日后的工作劳动能够变得更为高效,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第三,初中体育要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健身和养生知识,让学生的智力素质在强健体魄的支撑下得以稳定提高;第四,初中体育教学要对学生的社会感情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公平、公正、民主的竞争意识,令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体现自我。只有这样,初中体育才能使学生的体质在全面的身体锻炼中得以增强,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形成不错的个性。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学习予以加强,以便能够顺利建立起以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故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中需对教学目标进行重点考虑。具体而言,初中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来更好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令学生的主体性得以逐渐构建起来,使传统以教材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得以顺利改革,将教学中忽视的学生心理生理因素、体育文化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重新重视起来,从而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独立思考、独立创造。
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运用讲解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之外,还要能够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让教学形式得以顺利改变,令教学手段得以及时变换,使教学的技术难度变得更易于调整,为学生创设出更为积极主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会被成功的激发出来,进而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才会在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中得以顺利提高。
例如,在初中体育的耐久跑训练中,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操场跑圈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创设耐力跑的路线和方法,令学生能够摆脱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享受耐久跑训练,此时学生不光是在耐久跑训练中完成了有氧耐力训练,还同时对实践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只有这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们才不仅仅是将教学任务予以出色完成,而是同時培养起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能够在未来实现“终身体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创建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相关运动技能,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不断的运用和调整,以便能够创造出新的运动技能”。具体而言,初中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身体获得足够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令学生能够具备从事其他一切的坚实基础,使学生能够逐渐明白体育课程对体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力等所起的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来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使课堂教学能够变得充满生机,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无限的活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得以有效保证。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表扬和批评的把握
随着初中体育教学的持续进行,初中生身体发育差异、身体条件差异和体育运动天赋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开始突显了出来,教师需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以便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免受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用“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刺激,让学生能够对体育更感兴趣,并且愿意更为努力的去进行体育学习。
一方面,初中体育教师要采取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方法,以便能够让体育效果得以有效提高,让学生能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优缺点,让教师的威信能够更为成功的树立,让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变得更为融洽。
另一方面,初中体育教师要扩大表扬所涉及的面、收窄批评所涉及的面,以便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助”,让表扬的积极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让批评的消极作用被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教师先将教学目标予以明确,据此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予以有效激发,再努力对高效课堂予以构建,最后在辅以科学合理的表扬和批评。唯有如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能发展才能得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情趣才能得以顺利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得以成功养成,学生的身心素质才会获得全面提高,“终身体育”这一伟大目标才能得以轻松实现,从而初中体育教学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