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预设使课堂生成更精彩

2018-08-06 13:38:30黄明霞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预设动态数学

黄明霞

摘要: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教学也会越具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加宽阔的舞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预设时不应该拘泥于预设,并且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唯有如此,生成才会更加精彩。基于此,文章以预设为突破口,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为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生成;教学;互补;和谐;有效性;资源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过程。而“预设”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生成”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灵活变通,是对课堂生动课堂可变性的归纳和概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能灵活进行课堂操作,为课堂的不可预测性而谋势。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課堂探究中去,在探讨中不断进行思考,不断拓展生成的空间,将学生的潜能激活,使他们都能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一、选择预设,灵活生成

面对动态生成、变化发展的课堂资源,作为教师应该沉着应对,巧妙捕捉信息,并且还能灵活调控,从而引导小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不断创造富有灵性的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内容时,在数形结合展示4支球队比赛过程中,当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单场淘汰制”后,提出问题:

师:“如果15 支队伍参赛,需要比多少场呢?”

生: “比赛的场数是16 - 1 = 15( 场)”。

我原本预设让学生明确一种方法是8 + 4 + 2 + 1 = 15 场,学生的回答是16 - 1 = 15( 场) 。面对他们的生成应该如何处理呢?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灵活地选择“对猜想的验证”,让其他学生去验证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而且还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形成结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活用预设,灵活生成

新课程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张扬自主的个性、智慧的光芒,释放出生命的活力。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则需要很好地把控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做到精心预设而又不拘于预设,珍视生成而重自然实效。课前的多维预设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打破“线形序列”,能够随机应变,适时选择预设的程序,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例如,在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内容时,为学生提供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几个不同的长方形,诱导学生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这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小声说道:“长方形的面积只要量出长与宽就能算出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此时,面对学生的这种回答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应该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教导学生使用手中的这些学具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在猜测中验证知识,探讨问题,并且顺利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以生为本,提高预设生成的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特点,所预设的内容给出的教学方等案一定要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才是有价值的预设,而且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生成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分析《百以内的数》内容时,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借助教具中提供的小棒棒摆出65这个数来。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也能更准确地认识数字,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张燕的同桌不愿意合作,面对这一预设外的情况,这时候,我并没有批评那位同学,而是问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合作。此位学生答道:“老师,我认为没有必要摆那么多,可以用6个黑色的棒棒代表60,5个红颜色的棒棒代表5,合起来就是65了。”我及时地赞扬了此位同学,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要多动脑筋,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可以说这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预设生成教学案例。

四、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设到课堂上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有些教师没有预设到个别生成,当学生一旦提出后,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具备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当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时能够合理处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例如,在分析“角的认识”时,提一个开放性问题:关于角,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谈起来:“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是,这些确实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此时,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给予巧妙引导。此时,可以启发,让学生知道数学中的角与刚才他们所说的生活中的角是有所不同的,引导学生画出一个他们认为的角。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了他们的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要学习的知识上来。因此,教师只要能把握住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的生成留有空间,就有可能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故此,优化教学预设,为生成留有空间,课堂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则是预设的升华,作为数学教师,如果不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成进行合理利用,这样的课堂则会是僵化的,课堂也势必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而使两者达成和谐统一,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并且不断涌现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都能在精彩的预设生成中习得知识,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262.

[2]陈丽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动态生成[J].新课程(中),2017(06):64.

[3]陈立军.注重开发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J].学周刊,2013,14:111.

猜你喜欢
预设动态数学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7期)2022-09-05 02:36:02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3期)2022-05-23 13:44:30
国内动态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20
动态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24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当代修辞学(2010年6期)2010-01-21 0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