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凝聚干部职工向心力,促进企业在转型发展时期的和谐稳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就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转型发展
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当前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新形势,国有煤炭企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坚定企业文化自信,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自豪感,汇集更加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开创健康持续、和谐稳定、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一、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国民经济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常态。但是,煤炭产能总体过剩的态势并没有改变,煤炭市场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深化改革、化解过剩产能、行业脱困、转型升级、环保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经济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各级政府出台了一揽子举措,逐步释放一系列政策红利,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新常态带来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路。国有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期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势、面对新的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导向,提升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自豪感,从而汇集更加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国有煤炭企业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安全生产、经营理念、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才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理念,把解决广大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增强企业凝聚力,注重依法合規,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文化实力,其中文化实力是最核心、最深层次的一种能力。首先,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侧重点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环境的变化, 对企业文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谁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谁就具有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在转型发展时期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企业管理创新与经营理念依赖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形态和精神内涵,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约束和规范机制,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方法。企业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中央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台宣传阵地作用,释放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积极构建具有煤矿特色的党建领导、愿景理念、战略发展、学习创新、现代管理、安全保障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注重与安全生产相融合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是建立在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健康基础上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找准与安全生产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从打造“安全”文化入手,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充分发挥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形成“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企业发展、家庭幸福”的认知践行。
(三)抓好民生保障工作
国有煤炭企业的属性,要求必须把职工放在最高位置,必须积极回应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从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实事、办好事。维护好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劳动效率同步增长,探索职工精准帮扶新途径,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困难职工基本生活,着力改善工作环境、就餐条件和住宿条件。不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民生保障工作相结合,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环境。
(四)发挥群团组织优势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内容丰富的文娱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风采展示、职工文化艺术节、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等形式,为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共青团应该按照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要求,扎实推进共青团达标争优活动,抓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行动,通过导师带徒、大学生讲坛、青年技能夜校等形式,增强青年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岗位建功,为企业转型发展凝聚新鲜力量。
三、结语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有煤炭企业在转型发展时期凝心聚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企业决策者系统思考、统筹谋划,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深化落实,才能使国有煤炭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秦德智,秦超,蒋成程.企业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4):95-98
[2]韩雪.新时期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05):120
[3]马婧,舒永久.浅析战略转型期的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议[J].当代经济,2016(26):36-37
作者简介:苏晓晨(1990.1—);女,汉族,本科,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