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摘要:卫生类院校是我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目前,国内对学校中医药文化的建设研究较少。本文以笔者学校为例,分析了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的现状,提出了校园中药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为学校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 中医药文化 建设举措
课题:本文系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9292)研究成果。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即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并积极践行,且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胡真提出,弘扬中医药文化除了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之外,还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中医药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本文旨在通过对笔者学校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探究,为学校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现状
笔者学校对全校各专业525名新生的抽样调查显示:78.29%的学生信任中医药,但73.9%学生从未接触过中药汤剂,86.86%的学生不了解中医药,64.38%的学生认识不到5种中药。调查表明,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具有一定兴趣,但缺少亲身体验;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缺乏理解。
二、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1.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大众健康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应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文化建设,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推动中医药进校园。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中医药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因此,应建设校园中药文化,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认知跨越课本,发挥学生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3.提高师生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从多方面对中医药文化形成严峻挑战,但是中医药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已经把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三、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的举措
1.成立领导小组
笔者学院设立了校园中药文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
2.建设中医药科普基地
学院已建成医学名人园、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规划新建中医药文化展馆、养生体验馆、中药工艺品制作室、杏林讲堂等。命名了校内多条道路,如时珍小道、仲景小道、思邈小道等。
3.以课堂为主阵地,改进教学方法
積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4.培育社团,发挥学生中药文化宣传的主体作用
通过培育学生社团,开展丰富的中药文化活动。如组织野外中药识别、中药技能比赛、中药标本制作、中药工艺品制作、校内外社团交流等。使用广受欢迎的新型媒体(微信等)宣传中药文化。
5.科研引领文化建设
通过中药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内涵,引领中药文化建设。
6.聘请专家,举办讲座
聘请医院、药企、连锁药店专家举办讲座,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增加中医药文化认同度。
7.加强院校的沟通交流
目前,学院已和省内外多所学校就中药文化的建设建立联系,借鉴经验。
8.申报中医药科普基地,加强校外宣传
作为科普基地向大众开放,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大众关注健康;向中小学生科普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药文化兴趣和爱好。
四、小结
当前,中医药文化面临发展困境,也迎来了发展契机。卫生类院校应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主战场。笔者学校的中药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校园中医药文化需要经过多年的长期建设,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和沉淀,更鲜明地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更有力地展现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