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流行歌曲 提高写作能力

2018-07-24 07:48:02余洋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

余洋

摘 要 怕写作文的学生有,怕听流行歌曲的学生恐怕没有。流行歌曲,中学生喜闻乐见,并深入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作文,天然地与生活紧密相联。我们认为,在保证作文训练体系的前提下,把优秀的流行歌曲“拿来”,让优秀的流行歌曲与作文教学“联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流行歌曲;写作能力细节描写;超常搭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95-01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身体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细节如此重要,而我们的学生却不擅长细节描写,甚至不会细节描写。纵观学生平时的作文乃至考场的作文,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要么三言两语骨瘦如柴,要么废话连篇臃肿繁琐,通篇没有一处亮点。怎样写文章才有亮点呢?抓住细节描写。俗话说“动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细节描写就是那“动人”的“一点红”。

从哪里学习细节描写呢?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就是细节描写的经典范例,我们教师从不同角度讲了多次,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更不愿尝试,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这时,不妨引进优秀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中不乏细节描写的成功之作,引进它们,学生就有了兴趣,乐意学,愿意尝试。

《同桌的你》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这是一段曾经似有似无的恋情,表达的是对求学时代的同桌的牵挂之情。这种牵挂之情在“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几个心理细节中表达得清新明朗。“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这一动作细节似乎让我们见到一个恬静柔美的女生正侧身低问“有橡皮擦吗?半块也行。”真是情趣横生,羞涩满橡皮。读着,唱着,此情此景仿佛亲身经历一般,无不为之动情。

又如《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开创了亲情题材的创作范例。歌名的立意就十分明显,意在劝诫忙碌奔波的人们不要忘记操劳一生的父母,写出了这种对老人、对父母的关爱和对亲情的怀念。整首歌没有大而空的警世口吻,而是采用了近似白描的语言,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自然地融人歌曲中,给人的感觉亲切、体贴。歌词是平白的,平白得如家常琐语,“妈妈准备了一桌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这一细节描写极富表现力,“唠叨”用“一桌”,“好菜”用“张罗”,看似闲笔,却极具神韵,其间蕴涵多少亲情话语,亲情情感!“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些生活的细节,既是亲情的典型浓缩又是生活的动情的火花,它形象地在人们眼前展现出温馨和谐的尊老爱幼氛围。这样的歌词,不能不说歌词作者具备极其独到摄取生活素材的慧眼。正是这生活的琐事的摄取,才使得歌词具备穿透人心灵情感的力量,才使得歌曲具备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作文,习惯于讲大道理,笼统叙述,没有一处细腻的描写,其实呀,学生想要让你的文章打动读者靠的不是口号和理论,而往往是几处“漫不经心”的细节描写。如果你一时还做不到,那么,平常唱歌或听歌的时候,碰到类似于我们上面讲的例子时,再琢磨琢磨吧。

二、超常搭配,隽永不俗

高考写作要吸引阅卷教师的兴趣,语言就需生动,充满活力。平淡乏味的句子容易使人生厌,注意力分散。生动性是语言的较高要求,生动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闪光”处,“出彩”处,它能激起阅卷教师的兴奋与注意,因此它又具有较多的“含分量”。语言的超常搭配就是一种加强语言生动性的较好方法。语言的超常搭配,就是超出语法和逻辑意义上的词语搭配现象,它往往是不同辞格的具体运用,有着其独特的修辞功用。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超常搭配的例子,例如《故乡》中“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句中的“飞出”就属于超常搭配,鲁迅不用“跑出”“奔出”一类词而用“飞出”,生动地表现出宏儿行动之轻捷,欲见“我”之急切的心情。流行歌曲歌詞中也有超常搭配,而且大量存在,当然,有运用得生动贴切的,有运用得别扭生硬的,我们学习前者,规范后者。

“我戒不掉她的微笑。”(《她的睫毛》)

“戒”字一般与具体实物“烟、酒”搭配,表明对一样东西彻底放弃,而此时却将其与“微笑”搭配成动宾关系,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再现“我”对她的微笑喜好,且嗜之如瘾,比“忘不掉”更具形象感、深沉感。

流行歌曲中歌词的超常搭配丰富多彩,有的不得不佩服它的创造性,但有的并不值得提倡,甚至畸变为“语病”。例如:

“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七里香》)

“诗”怎么能论“页”,两个选择——要么把“页”改成“行”,要么把“诗”改成“诗集”,这样才算说得过去。这些现象需要运用我们的慧眼识别,运用我们的知识规范。

总之,细节描写可使文章生动传神,超常搭配可使语言隽永不俗,它们都是增强语言生动性的好方法,这些都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中见到,学到,积极地在写作中尝试,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丽.流行歌曲在高中生写作时的独特作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7).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音乐教材中流行歌曲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20
关于流行歌曲中音乐元素的多样性探析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7
流行歌曲与高中音乐学习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
流行歌曲和其演唱的艺术魅力分析
艺术研究(2015年2期)2015-02-14 19:10:14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王大娘钉缸》——“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三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