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献茹
摘要:与时俱进的要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小学数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与时俱进要求变革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育人理念。这些创新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育人的理念,渗透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等。要运用这些创新理念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是擺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对培养新一代人才目标的实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打好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深入探讨我国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论与实践,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育人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由之前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的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方式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他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比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堂时间由教师主要使用变为学生主要使用,学生只有拥有了充分的时间之后才能充分阅读、思考、解决问题; 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改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善于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机会和学生活动的空间;变陈述式数学教学为探究式数学教学,也就是变教师按照数学教材顺序平铺直述地讲述数学知识为教师在抓住教材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变教材重点难点知识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备课时调整备课的重点,由备教师如何教转向备学生如何学。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景中加以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传统的备课总是考虑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关,因此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开始,通过通分的复习铺垫,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而现在则考虑:如果学生自己学会产生哪些问题?设计时可让学生先算一算,尝试体会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结果会怎样?自己寻求 “转化”的路子,主动联系有关知识,当原有知识和适应新知识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后, 再有目的地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新问题就能自觉地去思考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寻找可以联系的内容。这比一遇到新问题就等教师讲,或者先由教师设计针对性的复习题让学生沿着教师铺垫好的路子去理解新知识更具有发展性。这样既能使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又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概念,拓宽加深教材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践行环境育人的理念
创设情境是新课改以来被广泛使用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的创设有好多种,比如创设探索性情景、创设操作性情境、创设竞争性情境、创设游戏性情境、创设生活性情境、创设故事情境等等,其中游戏情境、故事情境最受小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最好,这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教师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波斯国向雍正皇帝进贡了8盒螺子黛,每盒装有18个。雍正皇帝很高兴,决定将这些螺子黛赏赐给皇后、华妃和甄嬛,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年羹尧听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这些螺子黛可差人送给皇后和华妃各3盒,剩下的可以给菀贵人……”还没等年羹尧说完,苏培盛在一旁小声嘀咕:“哎呦,刚才皇上还说的是人均分配来着,三位主子,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的分法?”皇上听后点点头:“苏公公说的有理,那依你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苏培盛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示意学生做人要公平、公正。
三、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理念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性强,逻辑思维能力强。因此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而学习方法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如教学应用题时,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画线段图的方法;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给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可利用日常生活熟悉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可利用几何图形的公式找等量关系、可利用熟悉的数量关系式做等量关系、可找关键句做等量关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不仅解题能力增强了,而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另外,学生的学习品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品质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通过说解题依据,讲算理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认真审题找条件问题及其有内在联系的分析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通过速算巧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通过经常的复习、整理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习惯,通过评比表扬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习惯,记数学笔记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自愿、主动探求新知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无定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致力于教改,不断研究、探讨,力求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莉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现[J].学周刊(B),2012(05).
[2]刘秋生.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教学[J].学周刊,2015(12).
[3]吴龙清.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第S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