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小学语文课

2018-07-24 10:51:12郭晓晴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调动语文课课文

郭晓晴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究、多运用,立足教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目标庸俗、学习缺少主动性;教师教学脱离不开教材的桎梏,缺乏对知识的整合、课堂效率不高、作业缺乏实效性;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家长重视学生的分数,重视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等弊端依然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必须调动其学习兴趣,探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好语文课。

一、运用各种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学生体会到下雪时的高兴心情,理解了小画家们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二、立足于教材,善于激趣

语文这门学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须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开挖的资源太多大多了。但语文课终究还是语文课,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因此语文具备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怎样来体现这两大特征呢?读中感悟是一个好法子。以教学《鸟的天堂》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如何体会到的?学生划下自认为美的句子,并注上旁批。全班交流时,边读边品:“卧”字好在哪儿?“近看”、“远看”都写出了榕树的什么?“不可计数”指什么?…并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一齐分享点点滴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利用。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三、联系生活展现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如我在教学《让我们更健壮》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和做游戏的情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讲述自己快乐的经历。我就相机把他们说到的体育项目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多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如我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问学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数学生说是椭圆形的,这时他们也就认可达芬奇对老师说的话了,是呀,鸡蛋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老师却一直让达芬奇画鸡蛋呢?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鸡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状,最后点明老师让他画鸡蛋是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训练才能扎实过硬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掌握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的每一语文课都应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而不是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中开.教学创新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探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03.

[2]郁利平.让学生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能兴趣盎然[J].快乐作文2011(04).

猜你喜欢
调动语文课课文
课文积累吧
勇闯课文积累关
勇闯课文关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可怕的语文课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