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法化的历史

2018-07-24 10:51:12古丽拜合热姆·图尔荪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法化语言学语法

古丽拜合热姆·图尔荪

摘要:本文简述了语法化得历史演变和部分著名语言学家在该领域进行的研究,著作。语法化在不同时代在语言学领域的位置,国内外与相关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语法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法化;语法;语言学;研究

一、介绍

语法化是对语法形式的研究,无论对语法形式如何定义,都将其视为经过某种处理的实体,而非静止不变的物体。语法化有许多实践者,且在不同时期处于语言学的中心或边缘位置。本章我们将简要考察语法化早期研究中关于一些主要符号的思考,也会提到一些对此学科分支感兴趣的当代语言学家。最完整的语法化历史参见C. Lehmann(1982)以及Heine、Claudi和Hunnemeyer(1991a)的著作。

二、语法化早期研究

很明显,术语“语法化”一词由法国语言学家Antoine Meillet创造。Meillet是印欧语语言学家,曾师从索绪尔。Meillet的定义广为人知:“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Meillet 1912:131)。但是Meillet对语法形式来源的想法晚于一种更早的对人类语言演化的推测。

也许,这些关于语法起源的最复杂的推测来自德国哲学家和人文学者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1822年,他发表了演讲“语法形式的起源及其对思想流变的影响”。他认为,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出现之前存在语言的演化阶段,在此阶段,只能表达具体的概念。他还表示,语法经历了明确的具体概念相搭配的阶段以进行演化(Humboldt 1825)。

三、更多有关语法化的近期研究

二十世纪前二十年Meillet的著作出版之后,语法化这一问题主要由印欧语语言学家进行研究。但是,许多视自己为历史语言学家的学者(不一定是印欧语语言学家)并不关心作为学科分支或研究主题的语法化。这一术语常常被这一时期的历时和共时语言学著作所忽略。实际上,C.Lehmann就语法化提出的“健忘”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因为这一词汇并未出现在Hock的《历史语言学原理》中或Finegan和Besnier(1989)等人所著的语言学课本中。

“主流”语言学家在其方法和设想中都倾向于共时研究,这意味着,包括语法化的历史因素只是他们的次要兴趣。语言变化被视为规律调整集合,以一个阶段开始,又以另一阶段结束,中间的渐进过程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将变化处理为共时阶段中的规律变化导致变化的描述脱离变化本身”(Ebert 1976:viii-ix)。Kurylowicz(特别是1964和1965)以及Calvert Watkins(1964)等印欧语语言学家做出了这一阶段仅有的重大的语法化研究,他们研究了主流理论范式以外的内容。但不幸的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被其他印欧语语言学家读到。特别是,Meillet的学生Emile Benveniste在其1968年的著作“语法类别突变”中认为,有必要重复Meillet1912年关于产生自实义动词的辅助动词的语法化研究,如“have,hold”。Benveniste创造了新词“助动词化”来表示这个过程。尽管他使用了一些Meillet用过的例子(如,来自更早的thelo ina的现代德语tha的未来时态),但在这篇著作中,他没有明确提到Meillet的著作或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或同类词汇。

四、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将语法化研究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上所述,Bybee的大规模形态学研究项目(主要是文字方面)影响力深远。相关研究将在之后的部分讨论。这里我们将提到这个年代早期的两部重要专著:C.Lehmann的《关于语法化的思考:纲领性概述》(1982)是第一部强调研究持续性(从最早的时期——粗略地讲,Humboldt的时期——到现在)的现代著作,其调查了截止那一时期的语法化重要著作,强调了历史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虽然这本书只是作为科隆普遍性项目的研究论文发行,但其以详实的内容和历史性的观点提供了应对“健忘”的解药——这一症状严重困扰了之前的语言学家,大部分语言学家甚至相信这一领域是新发明的。值得提到的第二本书是Heine和Reh所著的《非洲语言的语法化和重新分析》(1984)。这可能是第一部从语法化的角度共时研究整个语言领域(非洲)的书籍。这本著作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把探讨的现象进行分类,同时详细地列出了相关作者典型的语法化研究方法——特别是与词素句法学和词素音位学相关。不用说,这些现象不仅局限于非洲;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现象。Heine和Reh的著作有力证明了语法化理论作为描述性语言学工具的有效性、特别是语法化可以描述的廣泛的语言学事实。这两本书对语法化理论的建立(重新建立)均不可或缺,它们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语法化理论综述、刘进,殷都学刊,2006年第一期

[2]语法化理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石毓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年5月

[3]语法化学说,霍泊,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09-01

作者简介: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15年级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语法化语言学语法
跟踪导练(二)4
KEYS
Keys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0:47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