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师自我研究成果综述

2018-07-24 10:51:12李媛媛
魅力中国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阶段文献

李媛媛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19篇教师自我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师自我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处于引介阶段,多数研究介绍了西方教师自我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成果。国内教师自我研究的实践研究共有4个,分别涉及到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信念重建和反思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肯定了自我研究对于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自我研究

一、研究背景

自我研究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教师教育界兴起的自我研究运动,这场运动先由部分教师教育者发起,继而迅速获得广大教师教育者响应,以“关注自身教学反思,促进自我专业发展”为主题,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发展迅速。1993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会议上还成立了“教师教育实践自我研究特殊兴趣小组”(S-STEP SIG)。目前,它已发展成为AERA中最大的特别小组之一。

自我研究(self-study)是指教师为了不断更新教学实践,检验自身教学信念和行动之间的符合性,在教学中自觉地与学生、同事等他人展开对话与合作,采用访谈、观察、自传等多种方法,共同对自身教学实践问题与困惑展开的系列探究活动,借此深化认识教学本质,开发教学新知,更新教学观念,然后进一步改进自身实践和学习,最终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自我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教师自我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过程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以及独秀数据库以标题为“教师”和“自我研究”为检索词,以“并且”为连接词共检索到文献26篇,通过阅读,删除重复文献和低质量、无参考价值的文献(论文内容与题目不符合或无参考文献)后,得到文献19篇。见下表1。

三、研究结果

1.我国教师自我研究起步较晚。

从研究领域来看,我国教师自我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15篇,占总文献数量的79%),包括对自我研究的发展及流派、自我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进行自我研究的实践方法等内容的介绍,以及1篇对西方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的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已有研究中,只有4个研究是教师进行的自我研究的实践研究。

2.我国教师自我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

从时间上看,自我研究的相关文献集中于2010年之后(16篇,占总文献数量的84%),可见自我研究在国内还是一项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不过近年来,随着对质性研究方法的逐渐重视,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现递增之势。

3.自我研究有助于解决教师专业自我成长中的困惑与冲突。

一些研究者通过自我研究的方法梳理了专业自我的成长过程。

周成海通过自我研究将自己的教学专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经验与想象期,即“学徒观察”所得经验,与个人对教学的想象;(2)调适与更新期,包括遭遇 “现实震撼 ”之后的“重整行动”,和“规范” 压力下的自我调适;(3)精致与平稳期,包括教学“内容系统”与“形式系统”的精致化,以及趋于平稳的教学专业,教学套路的建构,“重要他人”、“关键事件”与“自我反思 ”:教学专业成熟的助力;(4)倦怠与退出期。

吴颖芳也通过自我研究对自己的教学专业成长进行了分期,分别是“专业自我原始期”,“专业自我萌发期”,“专业自我意识发展期”。

吴颖芳指出,自我研究使其对自己的教学缺陷茅塞顿开,不仅确认了缺陷的内容,还知道了缺陷的渊源,自我研究解决了其在多年实践中遭遇的困惑、紧张、焦虑和矛盾,同时也诠释了教师專业自我的发现与建构的实践性本质。

4.自我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冯晓霞通过对自己英语课堂的10次反思日志进行研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认为反思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性阶段:被动反思为主,未形成反思意识和能力;(2)反思性阶段:理解和接受反思任务,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和能力,并对自己的教学和职业规划等主动进行反思;(3)解放性反思初级阶段:自我反思意识和行为推动实践行动,主动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5.自我研究有助于教师重建教学信念。

薛国军对其进入浙江师范大学第一年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对其教师信念进行检视,反思和重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继续学习和培训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牵涉到教学技能和教师知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理论素养的升华;教育理论学习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形成和重塑有很大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6.教师教育自我研究进入研究主体和主题多元化发展阶段。

靳伟在其研究中指出,根据研究重心的变化,教师教育者的自我研究经历了关注教师教育者实践阶段和关注教师教育者自身阶段之后,目前正。在自我研究主题多元化发展阶段,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已经超越了原来的边界,出现了研究主体多元化和研究主题多元化的特征。所谓的自我研究主体多元化是指教师教育自我研究的主体由以教师教育者作为核心,转变为一线教师、师范生也可以作为研究主体。而且,研究主体的国际分布也更加广泛。

四、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知,我国教师自我研究还处于引介阶段,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厘清了自我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了自我研究的内涵与方法,少数的教师还进行了自我研究的实践,研究结果对于自我研究的积极作用有支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晓慧,朱志勇. 教师“自我研究”的何为与何能——兼评《教师的自我研究》,教师教育研究[J],2015,2(4):93-99.

[2]吴颖芳. 认识你自己——教师自我研究对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当代教育科学[J],2013,15: 27-33.

[3]聂欢欢. 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的作用机制. 上海师范大学[D],2014.

[4]马丛丛. 教育日志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叙事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D],2014.

[5]童康. 自我研究——西方高校内部院系评估的传统,教师教育研究[J],2013,24(5): 92-96.

[6]荀渊. 教师教育者及其自我研究: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新途径. 教师教育研究[J],2012,24(5): 12-17.

[7]吕立杰,刘静炎. 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教与学——西方国家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运动述评. 全球教育展望[J],2010,5: 42-46.

[8]周建平. 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出路. 教师教育研究[J],2009,21(4): 27-30.

[9]吕翠. 美国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途径——以自我研究为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D], 2013.

[10]冯晓霞. 跨校行动研究项目中教师反思能力变化的自我研究. 中国外语教育[J],2013 (4) :51-58.

猜你喜欢
教育者阶段文献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