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批次化管理中国化的探讨

2018-07-23 13:27:40韩玉帅
猪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产产房后备

韩玉帅

(宁波第二激素厂,浙江 宁波 315000)

猪场批次生产,就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模式即每天都有配种、分娩、断奶,转换为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且间隔分明有规律的生产模式。批次化生产具有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等诸多优点。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已在欧美等养猪发达国家沿用了十几年。国内的猪场的批次化管理这几年才刚刚开始推广。因国内猪场的硬件条件和猪群健康状况与养猪发达国家存在较多差距,笔者以一家1 200头基础母猪场,3周批次调整的方案供读者参考。

图1 经产母猪调整方案

图2 烯丙孕素控制经产母猪同期发情

图3 烯丙孕素控制后备母猪集中发情

1 猪场的基本概况

1)产房共6间,每间52张产床;

2 )定位栏1 200个;

3)3周内需要分娩3×52=156头;

4)分娩率按照85%计算,每批次需要完成配种184头;

5)年更新率为40%,每批次需要入群后备母猪32头。

图4 经产母猪批次化授精程序

图5 后备母猪批次化授精程序

图6 后备母猪调整方案

图7 经产母猪调整方案

1.1 稳定阶段

前期稳定阶段,3周批次的猪,1周内配完(分娩的产程为7日,断奶的日龄分布在21~28 d),将相互邻近的3周产房的母猪一起断奶。

如果第3周母猪无法提前断奶,可以将第1周与第2周的仔猪正常断奶,母猪用烯丙孕素压制发情。

后备母猪可以用烯丙孕素调整情期。

第二步 提升阶段

通过激素的处理方法将配种间隔缩短,从而压缩产房的分娩间隔。

第三步 优化

通过精准定时输精的方法,将配种间隔压缩到3 d内,并且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欧美养猪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应是我们养猪人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通过批次生产实现全年生产计划的可控性,同时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可控性,是提高人员效率、解放人员的最佳模式,能有效提高猪场利润。猪场应根据自身管理水平与猪舍硬件条件合理设计好批次生产计划,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应用的方法。

猜你喜欢
经产产房后备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00
日本福岛渔协向经产相传达对核污水排海的担忧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产房外的丈夫
中外文摘(2021年4期)2021-02-28 06:03:42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0
湘村黑猪世代繁育性能分析
养猪(2016年2期)2016-12-19 09:30:50
母猪胎次和注射抗萎缩性鼻炎疫苗对仔猪病变分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