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分析

2018-07-20 06:29:46昳,孟
吉林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脂蛋白白蛋白

吴 昳,孟 丽

(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肝脏作为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肝脏功能受损将会导致体内脂类代谢障碍,引起脂质代谢的异常,肝功能受损的轻重程度决定了血清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胆碱酯酶的水平。因此,对血脂和胆碱酯酶的检测及监测有利于动态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判断预后[1]。本研究对不同分期的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胆碱酯酶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在临床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30例。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72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3 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禁食8 h以上,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的检查结果。所有血液检查由本院检验科完成。诊断及分级标准:肝硬化主要基于临床诊断:采用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增强CT和MR)具有典型的肝硬化影像学表现,或一种检查具有典型的肝硬化影像学表现并伴有肝功能失代偿及门静脉高压表现[2]。

2 结果

2.1一般资料: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为85例。按照 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本研究中的肝硬化患者可分为A级(n=27),平均年龄(53.15±9.26)岁;B级(n=24),平均年龄(58.21±14.73)岁;C级(n=34),平均年龄(54.00±11.82)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分级白蛋白(g/L)胆碱酯酶(IU/L)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A级41.80±4.566 294.78±1748.393.93±0.931.13±0.462.14±0.641.23±0.37B级36.38±7.883 684.67±1557.923.45±1.020.91±0.601.86±0.781.18±0.31C级26.79±5.562 008.65±1032.942.11±0.820.75±0.331.18±0.540.59±0.41

2.2各指标组间比较: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为方差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各指标组间比较

项目F值P值血清白蛋白48.510.00胆碱酯酶 66.680.00总胆固醇37.510.00三酰甘油5.260.01低密度脂蛋白18.000.00高密度脂蛋白28.200.00

2.3血脂、胆碱酯酶与Child-Pugh分级关系: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脂及胆碱酯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负相关。见表3。

表3血脂、胆碱酯酶与Child-Pugh 分级的关系

分级r值P值总胆固醇-0.670.00三酰甘油-0.420.00低密度脂蛋白-0.580.00高密度脂蛋白-0.580.00胆碱酯酶-0.790.00

3 讨论

Child-Pugh 分级作为肝硬化疾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的常用工具,其观察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延长时间和胆红素等,但上述指标易受输血、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方法影响而血清胆碱酯酶受到的影响不大。胆碱酯酶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而分泌的非特异性的水解酶,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了解肝脏应急功能和贮备功能有参考价值[2]。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的不断发展,导致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细胞供血不足、肝功能受损,胆碱酯酶合成不断减少,实质性肝损伤时胆碱酯酶活力随肝功能的下降而下降[3]。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随着慢性肝炎分级、分期程度的増加,胆碱酯酶呈下降趋势,并与病理学改变呈负相关,提示血清胆碱酯酶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损害程度[4]。本研究证实胆碱酯酶与肝硬化分级有良好的负相关性(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胆碱酯酶呈下降趋势,不同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胆碱酯酶测定能反应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常成人空腹时血脂主要来源是肝脏。当各种不同原因作用于肝脏后,引起肝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障碍,都可致使血脂的指标出现异常。在本研究中发现总体上来说,肝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逐渐加重,C级降低水平较A级、B级更加明显(P<0.05),在相关分析中证实 血脂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越高,患者血清的血脂水平就会越低,说明血脂水平可作为评估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预测指标,这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类似[5-6]。近年许多学者对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展开研究,认为营养不良与并发症和病死率上升有关。研究证实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系[6]。但以往的研究多指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肝硬化患者中更为常见,而对脂类的营养不良研究较少,本研究证实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不仅白蛋白、胆碱酯酶的合成受到影响,对脂类代谢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因此需要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来指导临床营养支持。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中测定血脂水平,不仅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预测预后,但其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指导,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脂蛋白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白蛋白不可滥用
祝您健康(2014年9期)2014-11-10 17:29:39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应用化工(2014年9期)2014-08-10 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