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优化

2018-07-19 16:07:46孙美晖,李晓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孙美晖,李晓娜

摘要: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听力课程技能训练的单一性,以专业内容为依托,导入文化内容,使学生构建完整专业知识架构的同时,注重了英语技能的提高。文章探析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如何提高课堂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优化,使教学相长。

关键词:以内容为依托;英语听力教学;教师能力优化

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校英语教育者一直以来不断探索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之路,使英语专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是把课程按照英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来分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随着中国英语教育低龄化的普及,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如果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不做出一定的改革,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体现出专业优势。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英语专业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英语专业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指的是不再把语言作为学习目标本身,而是把英语作为获取专业知识的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学习专业知识内容,从而实现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消除了在大多数教育环境中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人为分离的状态。

二、 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课程中的实现

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一直以来受教学课时有限、教科书选材难以更新、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的困扰。传统的单模态教学手段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上内容难以领会,知识内容与其他课程难以融会贯通,课下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学内容都是以技能作为重点,听力材料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导致学生学了一学期之后,对所学内容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

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听力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以内容为依托的授课模式,针对传统技能课程首先就要更新授课内容,更新教材,使授课内容多样化。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学生通过网络传媒接触到非常多的碎片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改革应把传统技能为分类的教材设计,更新为以学科内容为主的内容,使听力内容依托专业知识,与其他课程相互呼应整合。比如在设计听力材料时,设计一些主题内容如英文教育、文学文化、体育、经济、商业等。“规定的语言点从属于主题,主题为各种语言技能服务,使主题融合到各种语言技能的教授中。”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要求整合碎片化的知识材料,把听力学习和文化知识导入相结合,把学习材料按照内容、形式、难易程度进行有机的归类整合,使学习者自选多模态材料内容、自定步调、自我测评、自我管理,在提高听力的同时,掌握了学科内容。

其二,针对授课学时不足,采取课堂授课为指引,结合课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实现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不同学习途径和学习情境”。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个交互式、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就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的难易程度结成学习小组,随时随地在交互性网站上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在线加入教师的“virtual office hour”,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网站上的内容具有及时更新性和开放性,不仅教师可以上传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学生也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可以对上传资源的优劣进行互相评价。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优秀素材上传。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与时俱进的听力材料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又围绕专业内容开展,实现和其他平行科目之间的衔接。

其三,学习模式的大胆革新,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把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单模态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关系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影视材料、图片材料、音频材料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用现代化教育的相关设备、实物等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使他们成为听觉和视觉模态的发出者,而不总是接受者, 如电影片段模拟、演讲辩论、当堂展示汇报等。

其四,可以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平台,把课内课外的教学进行结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指导学生观看视频,留学习任务,课上转化教师传统的导师职责,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三、教师能力的优化

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和努力,同时也对英语专业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同时又是多模态语言教学材料的设计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等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能力得到优化。

(一)完善的专业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教学能力也必然要以宽厚扎实的、与教学紧密相关的知识为前提。”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加大课程文化内容的输入,教师要具有完善的专业知识。CBI教学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反馈灵活的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扩展教学内容,在以内容为依托的内容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英语技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为学生在学业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CBI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之外,还要求教师具备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相结合。教师需要对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有整体的把握,对听力课程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要有清楚的认识。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在强化技能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可以采取任务型、专题型的教学方法,使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三)教学研究能力的优化

教学研究能力是高等学校教师区别其他教师的一个特征。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保证教师抓住学科知识内容的核心,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把最先进的教育方法、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使教师具有创造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指教师能以创造性精神对待教育。”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是保证培养学习创新能力的基础。

(四)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学生已经有很多渠道接触各种类型的信息,教师要想保证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知识,从而能够成为学习资源的设计者、现代教学的设计者和研究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创建网络平台以及手机端学习平台,使教育形式和手段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实现教学資源的共享、反馈的及时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以内容为依托英语听力教学旨在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单一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的局限,实现以内容为依托,导入文化内容,使学生构建完整专业知识架构的同时,注重了英语技能的提高。把课上多模态教学手段和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并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加大课外输入量。通过发挥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无限潜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为有效的方式,摆脱传统听力教学材料题材单一、形式单一、选材陈旧、材料碎片化、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衔接的局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得到优化,使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常俊跃,刘莉.“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及对大学双语教学的启示[J]. 江苏高教,2009(1):81-83.

[2]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余承海, 姚本先. 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 高等农业教育, 2005(12): 53-56.

[4]李斌.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4-56.

编辑∕林懿冉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教学
幼儿师范学校英语听力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浅析陕西省高考英语听力改革
改善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探究
“速听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运用初探
求知导刊(2016年16期)2016-07-28 12:54:56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动学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44期)2016-06-21 19:47:47
浅析大班英语听力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改革及其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戏剧之家(2016年8期)2016-05-23 18:24:58
有效利用英文原版影片辅助高专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探析
听力策略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