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权 靳玉荣
【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对肺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肺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肺癌复发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分析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对肺癌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在50例肺癌复发患者中,40例患者发生局部扩张支气管充填征象,其中发生单独支气管充填情况患者有5例,其余和肺癌复发其他征象后或者同时出现,而16例发生局部软组织肿块情况。结论: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对肺癌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支气管肺癌局部复发患者可靠征象。
【关键词】 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肺癌复发;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41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75-01
近年来,肺癌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自身生命安全,而多数肺癌患者易发生复发情况[1-2],因此,我院将肺癌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情况,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肺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肺癌复发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其他严重疾病患者、(3)未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3)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纳入标准-(1)肺癌复发患者5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肺癌复发患者;年龄:肺癌复发患者年龄在40岁-60岁,平均年龄(5121±102)岁,性别:20例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
12方法在放疗后应对患者进行胸部CT随访,基于临床需要,也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复查,随访是在患者放疗后肺纤维化区域相似区进行,分别观察纵隔窗和肺窗,观察患者肺癌复发征象,如心包膜改变、局部软组织肿块、结节状病变等,肺癌复发确诊经支气管镜检或者手术证实。
13观察指标分析50例肺癌复发患者的结果。
2结果
在50例肺癌复发患者中,40例患者发生局部扩张支气管充填征象,其中发生单独支气管充填情况患者有5例,其余和肺癌复发其他征象后或者同时出现,而16例发生局部软组织肿块情况。
3讨论
研究显示,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易对人们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肺癌患者早期症状较为轻微,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周围型肺癌临床症状较为出现,病情症状较轻、部分患者无症状,一般在体检时被发现,肺癌癥状一般分为转移、浸润症状、肺外症状、全身症状以及局部症状等。近年来肺癌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不断增加,以男性患者较为多见,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大量研究显示,男性患者肺癌发生和长时间大量吸烟密切相关,吸烟不仅仅影响人体健康,还易对患者周围人群产生严重影响,对于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而多数肺癌患者易发生复发情况,导致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我院对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对肺癌复发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3-4]。
研究显示,在临床中肺癌和原发肺癌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在放疗后易发生放射性肺炎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情况,肺实质改变易导致诊断困难不断增加,而通过采用CT能清晰显示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放疗后的肺实质改变,肺组织在接受5000GY放射剂量后,易导致肺实质改变情况,肺纤维化一般在患者放疗后10个月左右出现,而发生肺实质改变后,易打造牵引性支气管扩张情况发生,在本文研究内容中,单独引起支气管充填情况的患者具有5例,其与在肺癌复发征象时出现或者后出现,当其他征象不能明确为肺癌复发时,则可将其作为复发可靠征象。在临床研究中,放疗后复发患者发生局部软组织肿块后,并向一侧突出,其中无含气支气管。根据本次各项研究结果内容显示,放疗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充填是每位肺癌患者局部复发的主要征象,一般在其他征象后出现或者单独出现[5-8]。
经研究表明,在50例肺癌复发患者中,40例患者发生局部扩张支气管充填征象,其中发生单独支气管充填情况患者有5例,其余和肺癌复发其他征象后或者同时出现,而16例发生局部软组织肿块情况。
综上所述,放疗后扩张支气管充填对肺癌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支气管肺癌局部复发患者可靠征象,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德.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5):793-795
[2]谭祥.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242、CA19-9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8):900-904
[3]史振乾,张伟.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术后随访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1):8-10
[4]任乂,赵金波.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4):488-492
[5]李铭,胡广原,梅齐等.血清胸苷激酶1的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5):435-437
[6]黄遵花,张遵城,董华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029-4031
[7]杨含,罗素霞.六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4):577-581
[8]徐日,徐风亮.肿瘤分子标志物联合动态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11):7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