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意义及教学改革

2018-07-14 02:53:37浙江艺术职业学院310053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乐基础课钢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310053)

学校钢琴课程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两种类型。专业课程是针对钢琴专业学生开设的主课,基础课程是面向声乐、民乐、西洋管弦、打击乐等非钢琴专业学生开设的副课。钢琴主课主要以培养独奏人才为目的,属于纵向专业课程,突出钢琴教学的专业个性作用;钢琴副课以提高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综合音乐素质为目标,属横向跨专业基础课程,突出钢琴教学对音乐教学的共性作用。在音乐学院钢琴教学结构中,主课教研室和副课教研室分开设置。而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结构中,无论高职和中专,还是主课和副课,教学管理职责归属于同一个钢琴教研室。

在音乐学院附中和本科,钢琴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必修课,在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只能被列为专业选修课。一直以来这门课在高职院校并不被重视,学生钢琴程度浅,多采用集体课和数码钢琴课等非专业形式授课。由于这是一门培养基础音乐素质且直接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课程,使其处于专业教学体系的边缘地位,教研部门因此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主动的建设思路。

本文着重探讨钢琴基础课程对于其他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称浙艺院)开展的钢琴基础课以服务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阐述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钢琴基础课程的性质及意义

钢琴基础课是一门特殊的基础课。国内外音乐院校都把这门课列为所有音乐专业的必修课,为其他门类乐器课程所不能及。钢琴涵盖节奏力度、音域跨度、织体层次、调性变化、和声伴奏等各项音乐元素,是音乐学生共同的课程,是学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从音乐专业教学的角度,钢琴基础课所具有的“基础”和“应用”两种课程性质和意义,值得引起该课教师的关注。1

职业院校钢琴基础课的学生水平低,有一些没有学过钢琴,所以课程安排以初级训练为主,教学内容包括音阶、琶音、和弦等基本弹奏技能训练,同时也包括识谱、视奏等基本音乐素质训练。入门级技术教学内容反映了课程的“基础”性的一个方面,体现了让学生掌握基本弹奏技能的课程目标。识谱和视奏等素质训练反映了课程“基础”性的另一方面,对视唱练耳等素质教学起到实践作用,体现其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课程目标。我们在各个院校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中都能找到上述两个目标,因此课程的基础性质和意义是显性的、明确的。

基础课的“应用”性指课程具备的对学生主修专业的辅助作用,是课程的隐性性质和意义,不易被察觉也不易被重视。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研室副主任赵小红和李世卫两位老师,发现钢琴演奏“能够综合体现其他许多科目的知识和技能”,2要“充分运用钢琴的应用功能,结合不同专业对象,制定教学计划。”3基于上述认识,基础课教师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识谱和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作曲专业学生对各种钢琴作品风格的了解;培养民乐和管弦专业学生对大小调、和声体系的感性经验和左右手协调性等。

作为浙艺院中专和高职钢琴基础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音乐素质优缺点是可以按专业分类的。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教学计划,因“专”施教,有利于学生主专业的学习效果。例如,针对民族打击乐专业学生,教学重点应放在巩固乐理知识、和声和多声部旋律的辨认能力训练上。2017年一位笔者课上的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训练,熟练掌握视唱练耳知识,在入学考试中获得高分,成功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民打专业。其他在最近几年考入各个音乐学院音乐剧、音乐学、音乐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也都具备了相同的学习经历。对于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民乐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五线谱阅读、左右手协调等基本素质,以及音准、节奏、大小调和声、多声部等有利于民族音乐创新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能力。

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都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乐专业是每个职业学院的优势专业。在民族乐器的教学中,音准、节奏问题是困扰民乐教学的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乐器本身的局限,也有音乐律制上的原因。民乐采用五度相生律制,西方音乐则以十二平均律制为主。民乐学生通过基础钢琴学习,熟悉并初步掌握十二平均律制。通过对不同乐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民乐的特点,推动他们尽早达到音乐水平质变的临界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以更宽广的视野,传承、发展和传播民族音乐。

综上所述,当我们认识到钢琴基础课具有的双重属性后,这门课的教学意义与以往相比变得格外重要,给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也给基础课整体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

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钢琴基础课的改革实践

浙艺院的钢琴教学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学院前身浙江艺术学校因舞蹈教学需要引进钢琴教师,随后在舞蹈音乐班、越剧音乐班和民乐班中选拔苗子开展钢琴专业教学,许多优秀学生考上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本科学习。90年代初学校创办艺术师范班,钢琴课成为一门基础课程。2003年艺校升为高职学院后,钢琴基础课的授课对象扩大到大中专所有音乐专业学生。不同的是,这门课在中专是必修课,在大专为选修课。

2016年浙江音乐学院成立,与浙江师范大学、浙艺院一起,形成专业、师范和职业三种音乐教育类型,各具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作为新生事物,高职专业音乐教育起步晚,社会认知度低,需要高职院校主动挖掘传统优势和特色,扬长避短,探索与其他类型院校错位发展、共同进步的教学新思路。近年来,浙艺院的钢琴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专业课职业化和基础课特色化两方面。钢琴专业教改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导向,而基础课则以服务为导向,创建特色化课程体系,具体主要体现在整体教学定位、课堂目标、创新意识培养、教材和跨学科教学模式等方面。

1.“为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专业服务”的课程定位

民乐和戏曲一直以来是浙艺院的重点专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乐专业更是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自建院以来,以江南丝竹为代表的民族乐器演奏专业,既拥有以竹笛艺术大师赵松庭为代表的名师,也涌现了以琵琶演奏家吴蛮为代表的大量优秀学生。自职业学院成立学院以来,民乐一直是学院的名片,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该专业每年为音乐学院和演出团体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其专业教学建设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优势地位。

为了体现“突出特色”的学院办学方针,钢琴基础课的教学定位应明确为“为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专业服务”,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安排需围绕这个定位展开。

2.“为培养优势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服务”的课程内容

前文我们阐述了钢琴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素质和“应用”功能两种属性。在对从本院附中毕业并考入上音、中音民乐专业的校友的调查中,他们一致肯定了钢琴基础课对主修专业的帮助作用,觉得音乐学院对这门课非常重视,认为这门课可以培养基本音乐素质,开拓视野,有助于民族乐器的系统化学习。为了体现服务的定位,钢琴基础课教师需细化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乐器的不同要求,细化并制定有相应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当然在宏观层面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以浙艺院五年一贯制民乐专业为例,民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只开设两个学期,学分2分,学制1年,不足以让该课程发挥应有的功能。我们建议,针对民乐学生可适当增加选修课的课时和学分,采用小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同时尽量用钢琴代替数码钢琴进行教学。

3.“为培养优势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服务”的课程新任务

能够在民族音乐上实现创新的演奏大师,必须具备系统的音乐素质修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而这正是一门有特色的钢琴基础课能够胜任的。在文化全球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不应局限于发掘、保护和传播,其生命力更体现在创新与融合。高韶青是世界上公认的优秀二胡演奏大师和创新大师,把二胡音乐推向世界。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到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钢琴一直是他的主修课程。我院明星校友吴蛮,是享誉全球的琵琶演奏大师,与马友友等国际音乐人组建丝绸之路乐团,在传统和现代音乐中赋予琵琶新的角色。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就学期间,每天除了练至少三四个小时琵琶,也需要学钢琴。4这两位大师能够让传统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传播,与世界不同文化的音乐完美融合,和他们长期的钢琴学习经历有极大关联。

为了实现培养民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学曲目基本选择多声部作品,练习曲则是把常规教材和李海英的《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等教材结合起来教学。这种教学策略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民族乐曲的曲调,对两种音乐律制同时进行长期沉浸式体验,培养他们对东西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自由切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4. 跨学科特色教学模式的尝试

以主修课程为中心,组织跨专业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浙艺院倡导的一项重要基层教学建设工作。十多年前,笔者所在的附中钢琴教研组与音乐理论教研组紧密合作,开展以“学弹合一”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近几年,围绕民乐、声乐等优势专业,钢琴基础课不断尝试跨专业教学方式模式,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考试和校内音乐会实践时,安排钢琴专业学生和民乐专业学生的合奏曲目,既锻炼了钢琴学生的伴奏能力,也增加了民乐学生与西方音乐合作经验。挑选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参加专业钢琴音乐会和比赛,为声乐学生布置自弹自唱的曲目,都是有益的尝试。

三、结语

虽然钢琴基础课不会有耀眼的成果,也不会给教师带来瞩目的荣誉,但通过对这门课双重教学意义的认识,让笔者感到这项工作所承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注释:

1.赵小红.《论音乐院校中钢琴基础课教学的意义及其改革》.《钢琴艺术》杂志,2006.03期,第42页.

2.赵小红.《再论专业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钢琴艺术》杂志,2012/07期,第49页.

3.李世卫.《对于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学的几点建议》.《钢琴艺术》杂志,2008/11期,第33页。

4.洛秦编著.《丝绸之路琵琶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94页

猜你喜欢
民乐基础课钢琴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儿童时代(2022年2期)2022-04-19 11:13:06
民乐国祥
纸钢琴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钢琴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