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悉尼协议》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8-07-13 01:42:10刘美灵张琴友
时代汽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悉尼协议技术类悉尼

刘美灵 张琴友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2

1 引言

我国要想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转变,则势必要以国际化为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目前,几乎国内各大院校中均设置了工程技术类专业,汽车专业也得到普遍开展。而《悉尼协议》作为国际上相关专业认证的权威协议,加入《悉尼协议》对于专科层次教育专业的发展来说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也可因此获取国际认证。

2 将《悉尼协议》引入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意义

2.1 为我国制造强国的打造提供支撑

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少不了高职院校的支持,而将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则能够获取到国际上的认证,从而为制造强国的实现提供极大推力。“工业4.0计划”的实现,需要加强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使其具备国际化视野,在国际化中充分发挥作用,获取国际上的专业认证,实现技术类人才输出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制造强国的打造贡献更多力量。

2.2 提高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

我国国务院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提出了重要指示,即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的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其中,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转变,则需要获取到专业的国际化认证,而将《悉尼协议》引入到工程技术类教育当中,便能够满足这一条件,提高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2.3 促进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深入改革

现阶段,国内相关专业建设评估众多,如国家推出的示范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学改进体系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是针对专业建设,并非是人才培养。而在《悉尼协议》当中,专业国际化资质认证则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能够对教育国际化、专业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契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水平,促进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深入改革[1]。

3 我国高职技术教育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技术教育类方面与强国战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体现为国际化程度较低,与《悉尼协议》中的认证标准相比来看相差较远,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3.1 标准化建设规程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范众多,也并非无标准可言,但是在相应的规制手段、第三方认证机构权威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建设规程不完善,评估工作沦为形式。而在《悉尼协议》当中,不但具备明确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估机构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足以鞭策国内工程技术类专业不断的自我改革。

3.2 专业建设国际化视野不开阔

与普通高校相比来看,高职院校由于在层次地位上较低,生源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处于劣势,在人才培养中很难实现与国际接轨。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技术类人才的重视程度提高,使高职院校也随之受到重视,逐渐开始了中外办学、交流生等教学模式。但是,却仍然没有获取到任何国际专业上的认证,仍然属于“闭关”状态,长此以往,由于专业建设中国际化视野不够开阔,使工程技术类人才很难得到国际化培养。

3.3 质量保障与支撑机制短缺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我国倾向于以课程考核为中心进行人才评估;这一点与国际上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获取上存在一定区别。其次,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专业教师通常是在学校毕业后便投入到教学当中,没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其执教资格很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在毕业生反馈方面,以第三方机构权威评价为主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估体系尚未构建完成,较为常用的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的质量保障方式也逐渐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质量保障与支撑机制[2]。

4 《悉尼协议》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的启示

《悉尼协议》是由西方多个发达国家中各类工程教育学会共同签署的国际教育资格互认协议,主要理念为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对各个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进行规范,突显各个专业特色,更注重教师的教师成果而非教学研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过程中,《悉尼协议》中提出了标准范式,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质量的提升。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可持续发展,在制造、维修技术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使汽车变得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在高职院校中,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悉尼协议》,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对该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4.1 完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2011年,针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悉尼协议》正式成立,其最具代表性的标签便是“专业”与“权威”,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对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使汽车专业的整体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则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措施为:

(1)高职院校应积极参考和借鉴《悉尼协议》中的内容,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课程都能够具备系统化的知识与理论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价值,为高职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打下建设基础;(2)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针对汽车专业知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媒体信息技术,利用相关软件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网络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与其他高职院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打造网络合作平台,实现数字化、系统化的网络课程管理,使教学资源在网络的影响下,能够使应用范围与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知识能够与时俱进,打造现代化的专业形象,使该专业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与知晓。(3)汽车专业建设应与实际运用紧密联系起来,在《悉尼协议》的指导与影响之下,汽车专业在技术、职业标准认证、科学建设、内涵深入等多个方面,都应与汽车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对专业建设成果进行确认[3]。

4.2 汽车专业建设应以质量为核心

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提升,对汽车的性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在汽车的种类、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汽车结构与状态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汽车专业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加注重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将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到整个汽车专业的发展与技术传播当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将对行业的生产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使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则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提升不容忽视。

4.3 加强汽车专业知识创新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中,应加强知识的创新,使所学知识能够与互联网时代发展所需相适应,具体来讲,知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创新。在《悉尼协议》的指导下,汽车专业知识的传播应以汽车专业的行业标准为中心,根据行业工程质量范式,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使社会能够充分感受到汽车专业人才高超的维修技术与潜在的市场价值,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的力量;(2)教学形式创新。在汽车专业的教学方式上,应打破以往单纯理论教育与专业自学模式,而是可以采用双中心的方式,即分别以理论、实践为中心,在这种多样化教学形式的指导下,有利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毕业以后真正成为为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3)传播平台创新。汽车专业知识的传播不但能够通过传统教育平台进行传播,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通过互联网渠道对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实现对以往单一教育平台的创新,充分发挥互动性、实时性网络传播平台的作用与优势;(4)传播渠道创新。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在知识传播的渠道上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吸收和借鉴《悉尼协议》中的内容,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目标需求,积极创新传播渠道,例如,定期在校内举办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汽车展览活动等等,还可以与其他高职院校联合起来,举办跨校汽车知识比赛等等,这样做不但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加深了记忆,还能够使汽车专业更好的走近大众,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和认可汽车专业。

5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建设方面应立足于质量、创新与专业,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对传播渠道与平台进行拓展,拓展国家化视野,使汽车专业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提高专业建设能力与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汽车专业对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迎接《悉尼协议》工程技术教育认证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悉尼协议技术类悉尼
第43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将在悉尼举行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6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0:58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去悉尼!穿件T恤来过年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0
新时期高职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成果导向教育对建设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职教论坛(2017年18期)2017-08-04 19:28:22
《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及其对我国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启示
《植物研究》荣获“2015年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期刊”奖
植物研究(2016年2期)2016-11-09 11: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