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
摘要: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创新改革发展,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身技能水平提升,可以说是实现了三赢局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概述和重要意义,并详细的研究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也就是把工作、学习和生活结合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针对学生的发展开展综合式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针对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学生们除了需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把理论知识教学跟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实际培训过程,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理论概述
(一)学习和工作能够结合进行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是通过把学习和工作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开展实践工作,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水平。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逐渐开始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论知识,培养时间能力,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工作中[1]。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会安排学生去酒店实习一個学期,并利用下学期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有弊,对于社会企业来说,相当于失去了一部分正在培养中的人才。
(二)预就业模式
目前这种预就业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之后,第三年就可以去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在毕业之后根据自己的实习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在该社会企业当中继续就业。通过这种预就业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有效节约酒店的人才培养成本,还能够提升员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员工的规模也更加稳定不至于产生流失情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这种预就业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够把学校的教学资源跟企业的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在实习期间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帮助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酒店对于实习学生支付的劳动报酬跟正式员工相比要少一些,这样能够减少了经营成本的消耗,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能够节省了实践教学的成本消耗,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这种预就业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三赢的局面。
(三)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需要进行深度的合作交流,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就是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表现。酒店管理专业首先自身服务性特点比较强,除了需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之外,还需要配合专业的实践能力培训,才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订单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先跟与院校合作的酒店签订订单合约,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直接参与到酒店进行工作任职[2]。高职院校还能够根据不同的订单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加满足行业酒店需求。在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之下,一般的社会酒店会派遣专业能力比较强的管理人员来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内容。学校能够利用好自己的教学资源,帮助企业一起来开展市场分析工作,让专业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要意义
(一)从学生角度来说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安排到学生的社会工作实习岗位当中,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礼貌和责任感意识,在毕业之后也能够确保学生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更好的完成角色的转换[3]。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真实有效的工作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给学生带来课堂教学所不能展示的教学场景,因此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比理论教学更好。一般学生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习阶段,都会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帮助减少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既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拥有很好的时间能力,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从酒店角度来说
从酒店角度来说,通过接纳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减少经营成本的消耗,因为实习生的劳动报酬跟正式员工相比较来说低很多,并且学生们通过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虽然实习经验不足,但是学生们的纪律性非常好,能够更加服从酒店的一系列工作安排,既能够满足酒店的工作需求,同时也能够减少酒店的成本消耗[4]。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训练之后,学生们已经对于酒店产生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那么在毕业之后学生就能够正式进入到酒店当中进行一系列工作活动,为酒店带来更多专业技术与实践技能兼具的综合性人才。
(三)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
在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提升高职院校的口碑,院校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好,那么就能够保证院校具有充足的生源,促进高职院校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来能够促进学校跟社会企业的合作,针对在职教师进行活动培训,确保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工作实践经验,那么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讲解[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学生们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量,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使用社会企业中具备的生产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节省了院校的教学成本消耗,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建议
(一)充分应用酒店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在开展理论知识教学时,首先需要把酒店具备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现具备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跟合作酒店能够联合教学资源,确保学生能够更快顺利和快速的进入到酒店当中适应工作岗位[6]。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结合酒店的人才需求更加有针对性,积极跟合作酒店一起合作开发教学内容,确保采用的教材能够满足酒店人才技能需求。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加強职业道德素质教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学重要性,却忽视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空有一身技能却缺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限制了大学生的后期发展。社会酒店在聘请员工过程中,除了对技能有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考核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7],确保学生能够养成能吃苦、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在工作中虚心求教、努力发展,满足酒店的人才需求。
四、结语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如果仅仅是依靠学习理论知识,是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企业岗位要求的,只有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完善的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优秀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高职院校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求,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问建军,汶录凤,赵辉,王晓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03):83-85+89.
[2]陈晖.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度假旅游,2018(06):34-35+38.
[3]曾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93-96.
[4]杨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及其适应性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03):163.
[5]何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79-80.
[6]朱晓彤.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创新实践——以三亚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253.
[7]惠献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评价[J].河南农业,2016(3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