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周猛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杨黎文 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周易 左艺 南京财经大学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体经济与商业银行发生的“化学反应”直接影响一、二、三产业大多数行业的发展水平,这一结果对促进就业和实现社会稳定,奠定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石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来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表明,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各类金融风险将会逐步滋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必须着力应用于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旦偏离实体经济,将逐渐失去发展的根基和动力,甚至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
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必须更加智能和有力,才能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使用有效金融工具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一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努力盘活货币信贷存量,用好增量;二是要进行功能创新、加强监管,运用智能化、大数据等工具形成准确研判。商业银行不仅要为实体经济发展起润滑作用,更须起到推进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五项重点任务。商业银行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一直积极响应政策要求,承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调整贷款结构逐步移除低产低效等僵尸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加大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
本文选取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型商业银行,以发展理念和特征为主线,着重分析其支持江苏省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当前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路径。
1.大型商业银行
为贯彻十九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号召,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推动金融改革,提升服务质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江苏省交通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为城际发展提供近百亿元银行贷款。中国银行苏州分行还根据地区发展特点使用了商标专利权质押的新型贷款模式。中国农业银行与江苏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江苏省的发展优势与农业银行的行业优势结合起来,努力为江苏省实体经济做出贡献。
2.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立足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浦发银行积极支持江苏省重点项目实施,落实“稳增长、惠民生”理念,持续将信贷资源集中于江苏省1186重大开工项目等领域。中信银行支持地区智能产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发展,助推“江苏制造”走向“江苏智造”。2017年,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与江苏省内各级地方政府签订了总额超过3632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3.城市商业银行
作为江苏省本土上市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对江苏省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江苏银行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大金融热点,重点聚焦高端制造业和绿色制造业。南京银行启动了适用江苏省发展现状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计划,为省内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提供了高达600亿元的贷款额度。徽商银行南京分行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立足南京,辐射江苏,横向协作、上下联动,发展了如苏宁、沙钢等一大批江苏大型民企战略合作伙伴。
4.农村商业银行
2017年,全省62家农商行认真落实服务“三农”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助力“两聚一高”新实践和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中,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紫金农商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组织结构,开展战略转型。该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城乡”为工作理念,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此外,全省农商银行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和批发零售,提高了绿色产业规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垂直搜索引擎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爬虫设计。在爬行器的模块设计的当中,采用动态化隧道穿越算法的方式,可以确保系统内部能够获取更好的UI。在对Web网络页面进行设计和布局规划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应用中间区域存放的方式,采用主题块和四周导航和广告的模式,提高用户对于各项信息和内容的调取效率。例如,我国某高校教学资源库平台系统实现环节中,工作人员通过对用户的操作特征和浏览需求进行动态化分析,明确地了解到了普通用户在浏览页面时,基本上都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页面中间的大块主题区域之中。随着用户浏览需求的增加,在不满足于主题区域当中的信息内容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页面上方和导航栏进行查询。
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主要业务分析得知,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响应重大国家战略
自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后,商业银行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发展形势,全方面支持相关事业的进程。中信银行首创了“一带一路”母基金,2017年上半年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重点支持了50余个国家基础设施、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沿线项目。
2.加大对重点行业及项目的支持力度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信贷支持,发放贷款是服务的主要形式。贷款产品类型和贷款投向等反映了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和成效,商业银行倾向于关注对国民经济总值做出显著贡献的国家重点行业及项目。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业务主要向服务业、工业(重工业)集中,截止2017年末,服务业、工业中长期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40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33%。
3.支持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
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战略中,金融行业也逐步重视起绿色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在信贷政策和贷款投向上大力支持绿色交通运输、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等项目,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的贷款额度。根据中国银监会2018年披露的信息,2013年至2017年年中,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由5.2万亿元增长至8.22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约8000多亿元。
互联网时代使得线上平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新时代的消费者,人们更倾向于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完成消费或交易。商业银行不再局限于原有线下的生存模式,纷纷借助互联网科技,打造属于自己的线上平台,积极与小微及零售领域相结合,加强金融创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虽然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在经济增速放缓、自身资产质量出现明显压力的现状下,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缓解。小微企业在江苏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不足,江苏省内小微企业依然存在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现实问题,融资环境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金融同样面临着实际信贷需求缩减的情况,农村企业往往由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贷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实际贷款需求不足的现象。中国建设银行2015至2017年年报显示,其涉农贷款余额从1.89万亿元下降至1.77万亿元,降幅近7%。这不仅反映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意愿较弱。并且,商业银行在县域及农村地带布置网点较少,支农体系不完备、服务效率跟不上,服务质量不可避免的相对薄弱。
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也出现了资产质量问题。据统计,201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1.7万亿元,较前几年持续小规模上涨。江苏省作为民营经济较为活跃、外贸企业较多的地区,违约风险最先显现,不良贷款开始反弹。为了防止恶性辐射的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亟待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资产质量。
新时代下金融环境显著变化,面对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及业务的多样化,商业银行在服务能力方面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改变。但商业银行成熟的原生服务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其现有的服务水平还赶不上快速变革的市场需求,更滞后于服务管理的现实需要。业务创新匹配度不高、管理手段单一、精细化运营水平滞后等问题比较明显。
金融供给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单元--小微企业经常融不到资、融资成本过高。为此,银行业要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行小微金融,建立健全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显得愈发不完善。现阶段,商业银行不仅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也要有选择性地提供多元化服务模式。例如,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大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将各类信贷和服务有指向性地投入广袤的农村市场,加快涉农企业、农户创业资金和农村消费资金的有效供给。
商业银行在加大金融支持的同时,也要立足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规章制度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章办事,对金融业务进行有效审核,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在员工培养方面,要着重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面对风险事件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在数据支持方面,要引入各类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风险控制进行筛选辨别。
经济改革背景下,作为现代金融行业转型的重点领域,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普惠金融方面,商业银行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经营战略,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不懈探索和创新,为社区、小微、市民和村民量身定制便捷服务措施和信贷产品,将互联网+大数据+客群+云技术与普惠金融精准对接,完善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模式;绿色金融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将技术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重点关注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行业,信贷及服务资源向绿色环保方面倾斜,引导资金有效流入这类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绿水青山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愈加时代化、多样化,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短期来看,商业银行可以开展混业试点,带动信贷等产品及服务创新,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中长期来看,银行业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功能监管的力度,满足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此外,商业银行也必须跟上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步伐,及时采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成果为己用,全方位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而更好地反哺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