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为(通讯作者) 郭莹 韩煦 王闯 李秀娟 傅书勇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药学高等院校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兼备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和经管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为适应我校从2014级开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进行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经济与管理类院系的学生,学科背景多以理科为主。药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经济与管理类院系的学生,他们的学科背景多以理科为主。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上,就与综合类大学或一般财经类院校有着较大差异。
以我所在的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学生100%高考均为理科。《西方经济学》固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更关注的是理论之间抽象的逻辑联系,理论的假设背景等。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的人文类学科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他们在高中阶段就逐步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也与文科生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尚需一段时间来逐步培养。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就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经济学的学习不像数学,化学等课程那样得心应手。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说,如何充分发挥药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理科思维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经济学思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般财经类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是为培养掌握经济学知识的专业化人才服务;而药学高等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则具有其鲜明的学科特色,即需要培养既懂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备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更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但特色化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可而避免地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精力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定的限制。药学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四年的本科课程学习中,除了需要学习一般的公共基础课(数学,英语等)与专业基础课以外,还要学习医药学、化学基础课程(药学概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药学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的理论与实验课。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学习时间相对来说就会被压缩,而且一些相关辅助课程也不可能全部开设。如何既能遵照经济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能结合药学背景来上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对《西方经济学》的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学科体系非常庞大,流派众多、教学内容丰富,并不断发展演进的科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现实应用性都相对较强,书中存在大量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原理,需要结合大量的图形与数学公式推导加以论证,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讲清一些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还要加强经济学方法论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的方法论,初步形成经济学思维逻辑,提高其对现实遇到的经济问题的关注程度,增强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直观感。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用所学的经济学模型做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而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1.突出专业特色,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与创新
根据我们药科大学的医药学科特色,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未来工作所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进而学以致用。我们加强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与针对性。比如在讲授公共物品与信息不对称时,启发学生从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出发,深入探讨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医疗保险体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现药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彻底破解药品价格虚高难题。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分配授课学时
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诸多教学内容来说,课堂教学时间总是稀缺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充分地利用时间,以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深入讲解重点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重要知识点:删掉诸如等产量曲线中的脊线等繁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诸如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的证明等的简单内容。
1.创新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观能动性
西方经济学的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的一种超越与创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从根本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多途径地征询学生的意见,并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第一,课堂讨论方式。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同时,征询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出于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的考虑,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第二,个别座谈方式。在课间休息或课后,就上课方法等问题与学生进行开诚布公地交流;第三,利用自己建立的网络课堂并开放学生留言及通过微信、QQ等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经常性地互动。此外,开发快乐教学手段也是研究型教学模式中重要一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我们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增添了富有经济学哲理的笑话,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经济学魅力。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偏重基本理论”的教学知识传授型教学内容,不断完善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深入推广网络课堂教学、实验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其他高校的慕课资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型授课模式。
(1)结合医药专业特色,创新案例教学法围绕典型案例旁征博引,如结合最新出台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中国人如何做出养育几个孩子的决策;以中康诊所和西美医院不同的中西医治疗机会成本的案例来讲解比较优势与分工协作,能够让学生结合医药行业特点深入理解李嘉图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与此同时,我还创新了一些案例教学,如应用供求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人为什么都爱黄牛党”。应用班级转来新生成绩与班级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与短期总产量与总成本,短期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函数关系与图形变化。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从旁给予补充和点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的一致好评。
(2)深入推广网络课堂和慕课教学,实施并不断完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我不断充实与完善之前建立的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上自己的网络课堂(http://bbs.pinggu.org/zhangdawei)的内容。在课前认真查询并搜集相关领域的信息及最新研究成果,对去年教学讲义进行了内容更新,撰写了内容更为翔实的教学讲义,并精心制作教学PPT演示文稿,并及时上传更新课件、案例、学习指南、教材、参考书籍等课程相关资料供同学们下载。在网络课堂和QQ上与同学们交流与讨论大家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背后蕴含的经济学道理,对学生提出的疑惑给予及时解答。向同学们推广慕课教学,将武汉大学西方经济学精品慕课课程等优质网上教学资源的网址链接和相关内容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强化方法论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推广实验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阐释卡尼曼前景理论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不确定性决策基本理论知识,我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在课堂上采用讲解并一对一提问方式模拟麻省理工学院的“匿名的男女配对”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可以有效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改变以前单一的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如平时布置一些案例分析作业等,以期实现考试模式与考核标准更加全面化,人性化。我们在期末闭卷考试中适当增加了一些与现实相关的主观题目,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6年在教学团队申请的药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成功立项后,我们在总结前两轮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中进行了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并采取以上具体改革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一,得到教学督导和学生一致好评。《西方经济学》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快乐化,考试与考核的全面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第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出勤率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第三,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的方法论,初步形成经济学思维逻辑,提高其对现实遇到的经济问题的关注程度,增强经济理论与现实的直观感,并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用所学的经济学模型做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药学高等院校本科《西方经济学》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完善现有教学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在加强本土化案例的编纂与推广、巩固与加强对学生的经济学思维逻辑、经济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推导能力等专项训练、完善教学团队自我监督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多下功夫,师生配合,以点带面,逐步展开,持之以恒,厚积薄发,“教、研”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兼备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和经管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