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庆 张浩 陈剑强 徐硕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无人机的飞行,只需用操作盘操作即可,无需真人驾驶,它们主要工作的场所是危险的环境。它的使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使用方式灵活,所以,它已经在民用领域广泛使用,且在近几年内,已经呈现为井喷的趋势,但其未来发展的空间仍在不断扩大。
民用无人机最初出现的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仿照军用无人机的操作,逐渐在民用领域突出应用的优势。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历史是:1980年,第一架民用无人机被研发,并投入使用,随后,很多民营企业纷纷开始无人机的研发,但产品多以低端产品为主,不可以进入市场使用,同时,其也无法大量生产。到了07年,民用无人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也取得了好的成绩,从07年至今,民用无人机正式被大众熟知,并且已经形成无人机品牌,这些品牌用于人们日常娱乐、影视拍摄等,进入发展的高潮,并占据了一定的国外市场[1]。
对于民用无人机的未来发展,是在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其他领域的使用。
无人机的尺寸很小,有很长的续航时间,使用中不会受地理环境影响,必要时可以隐蔽在某个物体后,避免引起被监视人员的注意,实时拍摄现场的影像,记录现场的整体情况。所以,警用无人机的使用,是在现场放入多台无人机,通过外部人员操作盘的操作,监控现场的情况,了解内部嫌疑人各自所在的位置,制定抓捕方案。同时,重要人员出行中也可以用无人机保护,在车队预先会经过的位置,用无人机检查是否有危险存在,确定现场的安全情况。
无人机在道路监控中的使用,是它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快速监视整片区域,检查车辆是否合理停放,如果车辆的停放不合理,管理中心会及时记录并反馈,同时,它也会保证合法停车人员的权益。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要求限定车速,如果 出现超速且警车无法跟上的情况,可使用无人机航拍,通过无人机的航拍,记录车辆的车牌号等,减少观察的盲区,打消超速行驶人员的侥幸心理。
测绘无人机的用途是,监测市政与土地,无人机飞行并记录后,管理平台可以根据监测的图像,绘制整体的3D地图,查看土地的使用情况,确定土地使用在规范内,减少建筑超高、违规建筑的建设。且确定3D地图后,人们也可以用地图完成导航,保证所有路线的精确。农业无人机的用途是,在微型无人机上,安装多光谱摄像机,用无人机拍摄整合农田的种植情况,根据拍摄后的光谱照片,分析土壤肥料是否充足、病虫害的出现情况等,实现农业种植的实时监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确定播种、浇水的时间与频率,有时候,为实现大面积施肥,种植人员也可以用无人机在空中喷洒大量农药[2]。
对于气象无人机,是用无人机追踪恶劣的天气,比如龙卷风,用无人机可以确定风眼,收集风眼的多个数据。高速旋转的旋风会带来很大危害,它的出现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所以风眼数据的收集,可以总结旋风出现的规律,如果人员进入,会给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用无人机操作具有必然性。对于救灾使用的无人机,是为了及时了解现场的受灾情况,但进入现场的道路受阻,具有危险性,故用无人机监测后,救灾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受灾情况,找到进入灾区的道路,必要时,也可以用无人机的吊挂,向灾区输送所需的物资,让灾区内的人们自救。
但民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用人机完成操作,但它的需要飞行员有专业的技术,保证操作安全,以此实现民用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所以,民用无人机的发展,是基于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加快技术研发,融合生活各内容的特点,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民用无人机也会向智能、安全等方向进一步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会利用得到的数据分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社会服务,所以,对于这一内容,分析人员会利用现有技术的操作,用无人机搭载设备,收集数据。另无人机智能化的体现是,用无人机运送快递,如果这项技术取得好的成绩,其必然会影响当下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民用无人机的发展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催生出相应的应用服务,实现无人机操作的优化。但即便如此,在民用无人机的发展中,也要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管理有待强化,这一点的提出,要求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管理标准,颁布适合的规章制度,为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确保民用无人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民用无人机的未来发展,是根据它的发展阶段,从生活、社会的多个方面给出发展的具体方向,以此扩大民用无人机应用的领域,让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使用新技术,充分发挥民用无人机的作用,但虽然如此,发展中也要注意多个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确保民用无人机的管理有据可依,从而实现无人机的良性发展,突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