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辽宁水文跨越发展分析

2018-07-12 06:34:29钟卓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辽宁省发展

【摘要】水文事业属于推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给各行业的发展供给出了良好的基础资料和服务。而随着各行业的发展,社会形势以及水文工作任务正在逐渐发生着转变,这就要求水文工作的开展要站在全面服务的层次,探索工作效果完善化、服务优质化的新方向。在完善各种相关制度的基础之上,要将各种现代高新科技融入到水文工作当中,促进工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结合辽宁地区的水文条件探讨了水文事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辽宁省;水文事业;发展;战略目标

1、辽宁水文发展历程

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于海城牛庄设立了水文测候所,继而对降雨情况进行监测。自此,开始辽宁水文的发展历程,已然经历了百年的发展。辽宁省绝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域当中,地势主要自东北向西南而倾斜,东侧和西侧主要是山地与丘陵,中部则是长方形的辽河平原,境内包括大小河流共四百余条,流域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河流有四十八条,主要包括辽河、鸭绿江、浑河以及大洋河等,全省的水资源总量为三百四十二亿立方米,常年平均降雨量在四百到一千二百毫米之间。因为降水量在时空分布方面显得不够均匀,洪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水文特征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辽宁地区开展水文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目前,辽宁省水文监测和巡测机构已经较为健全,获得了水文、水资源在调查评价方面的甲级资质等多方面认证。

2、辽宁水文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辽宁水文发展的进程当中需要积极满足水利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呈现的需求,将其作为重点,对其公共服务职能进行突出,建立健全防洪安全监测制度,实现水文预测以及预报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满足防灾减灾、为人民安全提供保障方面的需求。对水文水资源的监测以及评价进行强化依据资源承载以及环境承载方面的实际能力,给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规模以及布局供给出合理化建议,更好的满足水资源管理以及保护方面所呈现的需求。积极对水生态展开监测,从而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需求。构建起更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信息共享以及服务体系,逐步形成集现代水资源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服务为一体的基本体系。以此来提高水文综合服务方面的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助力,将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形成良好的解决,让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实现辽宁水文跨越发展的战略措施

3.1服务类型的转换

要积极探索从技术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的水文,从数据服务型转向成果服务型的水文,从行业转向社会水文。水文工作所需面临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跟民生问题之间具有非常大的联系,多年以来,水文工作一直为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着水文资料以及技术服务,促进了农业、工业生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过,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于水文相关工作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很多老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必须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所呈现的变化,供给出更为完善的服务,这也就要求水文工作要实现由技术导向类型转变为服务导向类型,要积极突破水文发展的范畴对各行业所呈现出的需求进行分析,更为全面的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以往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结合需求制定发展方向。

3.2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

在防汛测报工作当中需要积极构建并完善洪水预报和测报系统、监视和会商系统,让洪水、山洪预警系统以及主要河道变化分析系统显得更为完善。而就水资源的监测方面来说,需要对大型灌区水量、地下水以及动态监测等各方面系统加以積极的构建。对于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的监测来说,需要积极展开关于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功能构建。在水文巡检工作当中,需要促进各个基地的建设,重点在于应急机动监测功能的构建。就水文水资源相关信息的共享以及服务系统构建来说,也要积极推动相应系统的建设。

3.3保障措施的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在颁布以及实施之后,让水文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逐渐步入了规范管理的新型发展阶段,能够更好的为水文事业健康的发展形成保障。不过,应该意识到水文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一套十分完整的体系,与其配套的各种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在执法能力以及执法团队构建方面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随着各种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水文监测设备、技术以及工艺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这也就给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积极促进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将各种现代科技融入到水文工作当中,从而更好的满足于目前水文事业所呈现的发展需求,给水文事业发展供给出良好的支撑。要积极改善水文监测的环境,让水文部门跟气象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灾害防御部门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面对目前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挑战,辽宁水文工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导向,始终围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结合水利中心工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呈现的要求,从法制建设的层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作为基础,逐步构建起水文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体制机制方面则要进一步将管理体制理顺,在管理方面做出不断的创新,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则要利用网站进行优化和调整,进一步提升对水文资源进行监测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构建水文水资源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系,在科学研究以及专业人才团队的构建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的促进辽宁水文事业发展,积极实现水文工作的现代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辽宁水文事业需要积极结合省内水文条件,继而参考社会发展以及各行业发展所呈现的需求,对水文事业做出合理化转型,促进各行业更好的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发展经验和理念加以借鉴,继而与我国水文事业发展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水文事业发展体系,为国家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凤琴,肇鑫,徐敏.辽宁水文遥测系统建设及其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28(02):65-67+70.

[2]王殿武.辽宁水文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9(S1):8-9+70.

作者简介:钟卓(1983.7-),男,汉族,辽宁葫芦岛人,本科,研究方向:水文与水资源。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辽宁省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4:56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 20:20: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