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苏省南通市公路管理处 任德国
农村公路是交通运输网络的“神经末梢”,是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毛细血管”,正是这一条条行走在田间地头,走街串巷的农村公路,给江海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江苏省南通市农村公路约1.7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位居全省第二,农村公路面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公里,全省第一,远高于全省每平方公里1.3公里的平均水平。为了进一步方便百姓出行,南通市大力推进城乡公交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集中力量发展农村公交,全市已拥有镇村公交线路130余条。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99个乡镇中已有94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镇村公交开通率为94.9%,海安、如皋、通州、海门和启东已全部开通。这些农村公路成功串起沿线乡镇,极大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如今“抬脚上车,乘车舒安”不再是梦。
农村公路的发展,助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及轻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公路+”的成功转型发展。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南通市的农业发展与大产区的规模农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被贴上零散,规模小,产值低的标签。然而从2003年至今,南通市农村公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以后,农业产业发展的特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从事种植的农村带来真正的实惠,并产生了一批特殊的群体——“外地农民”。海安县由于在农村公路建设初期注重路网规划,注重农路网络与村居、农田的合理布局,在提档升级中双车道四级公路比例不断提升,为农业规模经营、农产品的外运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海安县的李堡、滨海新区等乡镇,将种植的万亩桑园、万亩绿化苗木等农产品,远销上海、南京等重大城市。
据海门市凤凰村村民张师傅介绍,原来他种植苗木,先要用自己家农运车运到大路上,再通过大路货车将苗木运出。现在随着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大型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地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通损耗,部分农村实现了增收翻一番的目标。同时,农村公路发展吸引了大批山东、安徽等附近省份的农民到南通租赁土地,建起塑料大棚,种植草莓、青椒、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实现了与上海大超市直销。海门市长圩村迅速抓住农村公路发展的机会,搞起了农产品合作社,建起了占地1000多亩的农产品种植园,并在上海专门开设了2个农产品销售窗口,实现了农产品直销,迅速带动了周围村民的发展致富。
“一条农村公路就是一条产业带”。农村公路突飞猛进的发展,将市场经济下无限的商机和市场元素,植入农村经济发展的“腹地”,并成为乡镇筑巢引凤的有力抓手,大量的乡镇企业也纷纷落户江海大地。海门港新区的灵树村在港西大道建立之后,迅速引进亿元新能源项目,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同时走进企业打工,拥有2份固定收入。
海安县将农村公路修到海岸线上,充分利用这片新冲刷出来的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建起了亿元光伏发电项目,并已投产使用。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时之所以选择在此办厂,主要考虑到地价较低、交通便利,大型运输车辆可以直接将太阳能板运到施工现场,减少了二次倒运的交通压力。海安国家级开发区将重大工业项目用农村公路有效串联,形成聚合效应。
海门市三星工业园区围绕家纺工业,努力推动农村公路与物流产业相结合,在农村公路沿线建起了“内陆港”,极大地方便了商品出口。目前,三星工业园区已经拥有快递企业25家、物流专线114条,覆盖280多个城市和地区。如皋市充分利用在农村公路重要节点上的品德超市、家家乐超市、申通物流点等,积极打造畅行天下的物流产业,极大方便了农村百姓网上采购。
江苏启东市东惠路路域环境彻底改善
农村具有绿色、环保、历史古迹等众多丰富的资源,也是农村百姓的“隐形财富”。长期以来,这些乡村资源或长期闲置得不到开发,或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成为“僵尸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发展,这些曾经受限制的农村资源与市场经济奏出了美妙的致富乐曲。
随着农村公路的发展,南通乡村呈现出“农村公路+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例如,乡村农家乐和渔家乐活动——到启东吕四港领略海鲜盛宴、到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体验农家乐、到海安滨海新区品长江三鲜,一大批旅游点成为家庭聚会式旅游项目,吸引了来自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的大量游客。
农村公路的发展与许多文化活动形成了互动,例如,海门的金花节、圆陀角的万亩郁金香、恒大滨海旅游。如皋市更是独辟蹊径,充分利用阳春三月农村公路两侧遍地油菜花开的好时机,在农村公路上举办半程马拉松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参赛者,并且在长兴岛上成功举办多次自行车赛,引起广大运动爱好者关注。
农村公路的发展更激活了乡村故居、文化古村落等文化资源。海门市余东古镇、如皋市革命老区江安镇红色观光、海安县的曲塘古镇等众多人文景点得到极大开发,成为周围观光旅游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