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套企业实施ERP的风险权重分析

2018-07-11 08:30:14张蓓蓓徐卫东
关键词:项目风险一致性权重

张蓓蓓, 徐卫东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上海 200135)

0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船舶配套产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管理水平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需求间的冲突越加明显。在此情况下,如何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系统作为企业信息管理工具的典型代表,被世界不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使用,但考虑到ERP项目种类多、结构复杂及项目周期长,ERP项目实施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组织及管理等众多问题。在企业内部的环境与条件处于不成熟情况下,实施ERP项目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对企业实施ERP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ERP系统及ERP项目

1.1 ERP系统

ERP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通过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工作,最后得到客户付款[1]。ERP系统的设计以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将原材料采购、制造生产、市场营销、发货运输中的成本管控、库存管控、财务管控及人力管控等企业内部所有经营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得企业资源得到最佳分配,为企业争取最佳效益。

1.2 ERP项目

ERP项目是一个大型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企业现有管理及技术等基础上,利用一定的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开发或购进ERP相关软件,以确保其顺利运行和使用。

从ERP项目的系统性、条理性出发,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将ERP项目实施项目划分为3个阶段,即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项目后期运行(维护)阶段。

2 ER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企业共有8个下属业务部门,业务范围涵盖舰船机舱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与交通信息化、舰船水动力及海事技术试验等领域。在实施ERP系统之前,需明确ERP项目的需求,为ERP软件选型与项目实施提供依据。明确项目需求的前提是找出目前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成,同理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分为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

2.1.1内部问题

该企业从事生产的船舶机舱自动化产品属于离散型产品,大部分产品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独立设计、独立生产,属于典型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模式,大部分元器件都需通过采购获得。在产品生产及调试过程中,由于产品后期主要通过人为进行安装与调试,很难实现到机械化、规模化及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箱体及模块的加工主要通过外协采购,由于不同的模块、箱体在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很难实现批量生产,导致在外协加工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产品的通用化及标准化程度不高也增加了原材料采购的难度和成本。由于没有完整及准确的物料名称及物料代号定义规范,导致在产品设计与生产及仓库采购与管理存在极大的难度。在订单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产能与客户要求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难以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

2.1.2外部问题

当今船舶配套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获取订单基本都采用低价竞争策略,造成企业利润率降低。同时客户对订单要求也日益苛刻,产品的订单平均交货周期相比以往大大缩短,一旦延误交货期,企业可能面临严厉的违约处罚或取消订单的危险。近年来,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技术日新月异,该企业由于技术储配及人才引进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企业生产能力不足,订单交货期不能全部保证,只能取舍部分订单。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上涨,市场价格更具透明化,产品的利润空间也越变越小。

2.2 ER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在开展ERP项目前,该企业组织有关人员对国内外ERP项目实施及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学习,同时咨询ERP供应商,对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最后结合船舶配套企业的特点及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识别出开展ERP项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分布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即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项目的运行(维护)阶段,存在于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软件选型、选择系统供应商、系统后续二次开发、组建项目实施团队、业务流程重组、系统基础数据准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系统的维护、升级风险、与企业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对接风险及ERP系统运行绩效评估等方面。

2.3 建立ERP风险指标体系

所研究的风险指标体系分为2层,按项目的执行过程分为3类即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风险、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及项目运行(维护)阶段的风险,根据识别出企业开展ERP项目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ERP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3 ERP项目风险指标权重分析模型

根据项目风险管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在建立ERP项目风险评估模型时,常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及模糊综合评估法等[2]。很多分析方法通常把不确定性理解为随机性而采用概率论的方法。事实上,不确定性既有随机性,更有模糊性[3]。很多风险评估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某些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但综合模糊评估方法可有效地避免该问题[4]。但模糊综合评估法也存在缺点,该方法不能够判别各风险指标的重要程度,不能够衡量风险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AHP可弥补模糊综合评估法这一缺点,将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分析,从而客观地提高风险指标可比较性和可操作性。

AHP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是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可行之有效的确定指标权系数,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5]。

3.1 AHP的原理及特点

AHP的基本原理是将问题层次化后,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得到解决方案,将问题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划分,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一般情况下,按照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决策对象及以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AHP的特点包括:

(1) 分析结构简单,可系统地、清晰地反应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并可量化;

(2) 不需要较多的分析数据,但必须全面、具体及明确地反应出问题本质;

(3) 可为目标较多及问题复杂的决策方案提供决策依据,诸如经济方案选择、科技奖项评比、企业资源规划及干部人员选拔等。

3.2 建立风险指标权重分析模型

AHP一般采用5个步骤确定指标权重。

3.2.1明确问题

要认清事实且明确目标,识别出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问题中包含的因素及各种问题与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3.2.2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深入分析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进行归纳和分类,形成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他们的共性组成新的层次因素,第三层再对第二层因素按照其他特性形成为本层次的因素,这样依次类推,直到层次递增结束。本文中所研究的ERP项目风险指标共分为2层,共14个风险因素。

3.2.3建立判断矩阵

对不同层次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两两的重要性比较,所得的结果构成了该层次的判断矩阵(见图1)。

CsP1P2P3…PnP1b11b12b13…b1nP2b21b22b23…b2nP3b31b32b33…b3n………………Pnbn1bn2bn3…bnn

图1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对任意两个比较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计算出相对重要性程度定量值。由于依据的标准唯一,所以任意两个因素比较总会有结果,比较结果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采用1~9标度值方法(见表2)。

表2 标度值

由表2可知,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B={bij},具有如下特征:

(1)

该企业的项目管理组根据国内外ERP项目风险管理的经验,结合软件供应商的建议,形成了第一层及第二层风险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Cs1、Cs2(n),其中n为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第一层项目3个阶段的风险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形成判断矩阵见图2。

Cs1P1P2P3P111/51/4P2512P331/21

图2第一层风险判断矩阵

将图2中的矩阵转换成矩阵形式得

(2)

同理对第二层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形成判断矩阵形式分别为

(3)

(4)

(5)

3.2.4利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向量

要通过层次单排序把本层所有各元素排出权重大小排序,就必须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在工程数学中,一般可以采用和积法和方根法来得出判断矩阵求得最大特征向量,考虑到和积法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故选用和积法计算权重向量。

将判断矩阵按照列的形式进行归一化计算,因素归一化结果为

(6)

针对判断矩阵Cs1,将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元素进行归一化计算

(7)

根据式(7)可得b11= 0.11 ,b21= 0.56 ,b31= 0.33; 同理可得b12= 0.12 ,b22= 0.59 ,b32= 0.29,b13= 0.08 ,b23= 0.62 ,b33= 0.31。归一化矩阵则为

(8)

对经归一化计算后的判断矩阵再按行相加,即

其中,n为判断矩阵B的阶数)

(9)

对向量W=(W1,W2,W3……Wn)t归一化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Wi为

(10)

特征向量的近似解为

W=(W1,W2,W3,…,Wn)t

(11)

计算判断矩阵B最大特征根

(11)

式(11):(B·W)i为向量(B·W)的第i个元素,(B·W)为

(12)

虽然判断矩阵中的bij是通过评估者或决策者的知识和经验确定出来的,同时在判断矩阵中的bij也满足上述特征关系,但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及人们认识的主观性、多样性及片面性,要求科学地对每一个判断做到精确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为确保最终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必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一致性比例验证法。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计算公式为

(13)

在进行多阶矩阵判断时,采取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15阶正互反矩阵1 000计算次所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图3)。

图3 阶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n<3时,判断矩阵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当n≥3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即随机一致性比率

(14)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标准包括:

(1) 当计算得出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表明权重向量可以接受;

(2) 当计算得出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时,表明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未通过,必须重新进行判断矩阵的计算,直到得出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为止。

由式(13)可知,C.I. = 0.016;由图3可知,当n= 3时,R.I= 0.58 ;由式(14)可知,C.R. = 0.028 < 0.1。计算结果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即第一层风险指的权重为W(0.10 ,0.59 ,0.31)是可以接受的。

同理,针对第二层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矩阵Cs2(1)、Cs2(2) 、Cs2(3),计算可得风险指标权重分别为W1=(0.10 , 0.06 , 0.16 , 0.23 , 0.44)、W2=(0.16 , 0.38 , 0.25 , 0.07 , 0.10 , 0.04)、W3=(0.26 , 0.63 , 0.11),随机一致性比率C.R.分别为0.099、0.02、0.06,计算结果均小于0.1,即表示计算所得权重值可接受。

4 结 语

以某企业开展ERP项目风险评估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企业ERP项目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以及风险指标权重计算模型,即基于AHP法中和积法模型,计算出实施ERP系统项目全生命周期中3个不同阶段的的风险权重比例及每个阶段中不同风险指标因素的权重比例,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风险管控的侧重点,也为风险评估人员进一步评估整个项目的风险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一致性权重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权重常思“浮名轻”
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 08:18:18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0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4:57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